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江安原生态李子依托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壮大产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92票  浏览13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7月10日 06:49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王小铁)江安县桐梓镇姜庙村赶场山李子专业技术协会,依托原生态李子种植基地种植的当地有名的“赶场山大白李”这一无公害水果品牌优势,以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协会带动产业发展,引领果农利用科技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赶场山大白李”协会在主题教育中办起了产业发展专栏
  
  江安大白李又称“赶场山大白李”,是川南特有的名小水果。江安桐梓镇赶场一带山水质优良,空气、土壤质量良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六大优良李品种之一,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有四百多年种植大白李的历史。因此,赶场山一直被视为“江安大白李”的原产地,这里出产的李子有肉质细脆,果汁充足,香甜脆爽、果瓤脱核的特点,历史上曾作为皇室贡品。
  
  近年来,江安县大力发展以大白李为主的地方特色水果,优化品种结构,强化科技管护,江安李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产量大为扩大,江安赶场山大白李知名度大幅提升。
  
  协会开展果农技术培训
  
  抓住这一契机,2007年3月,江安县赶场山原生态李子专业技术协会应运而生。在成立之初,尽管赶场山具有生产无公害优质李子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技术水平偏低、经济效益不高,村民长期分散种植、管理粗放、叫卖销售,又受以前种植效益差的影响,村民们不愿加入协会。当时协会成员只有52户,种植面积仅150亩。李子未能形成让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针对协会作用发挥不强的这一情况,在桐梓镇党委的领导和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该协会在充分分析江安李产销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江安李顺畅销售、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把目光锁定在协会骨干会员和种植大户,要求协会骨干和大户至少带动10户以上李子种植户,并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大规模种植大白李。同时,协会把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培养成党员,鼓励他们联系帮助贫困会员。在协会的带领下,及时为种植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并向会员承诺实行保护价收购李子,促进了协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协会发展会员332户,其中营销大户成员8名,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5户。还辐射带动一般种植户453户,李子种植面积达1600亩。
  
  由于以协会为龙头,近年做大做优了这一传统品牌产业,以协会会员为主的果农发展李子种植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该李子种植基地由前些年的两百亩左右迅速发展到现有的5000亩,产量达到每亩1000公斤。果农收入由四、五千元增加到上万元。协会并加大了对江安大白李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大白李热销期,江安县赶场山的市场卖价成倍上升,一般由原有的每公斤两元左右卖到每公斤四元以上。现在,李子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了,群众增产增收的信心更足了。“自从有了协会,不光我们的李子不愁销,连农家乐的生意都跟着火了。”协会会员、果农刘继华等说。
  
  近年来,该协会围绕加快协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配合协会打造“赶场山大白李”品牌,申请注册“赶场山”产品商标,享有了“赶场山大白李”的知识产权。同时,支部委员林同勇牵头,向会员户流转土地30亩,建立了年产李子苗50万株的苗圃基地,除免费向会员提供李子苗外,还把李子苗销售到广元、苍溪、富顺、犍为等地,大大地提高了赶场山李子的省内知名度,在川南一带水果市场又随处可见大量江安大白李的熟悉身影。目前,江安县原生态李子专业协会生产的“江安大白李”注册了‘赶场山’牌李子商标,已经获得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并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
  
  如今,协会会员的生产李子,实行统一施肥、统一防虫、统一整体修剪、统一包装和统一销售,并建立了标准化大白李基地,提高李子品质品位。通过改良品种,统一包装、统一上市,现在每斤李子能卖到10元左右,年产量在30万斤以上,产值达300万元,户均增收1.5万以上,老百姓得到实惠,腰包鼓起来了。为做大李子产业,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李子增收致富,专合社还扩大了苗圃,可年产李子苗7万株。下一步,他们将争取利用2—3年的努力,新发展会员200户,新增李子种植面积1万亩,标准化果园增加到5000亩和良繁基地年出李子苗50万株,并引进李子深加工项目,打造特色农家乐10—15户,培养专业销售大户50户,进一步增强支部引领、协会带动,发展壮大无公害李子品牌产业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