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加入水果邦 | 找回密码
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同为地理标志产品 缘何“贵贱”两重天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湛江日报 作者:林小军 谢湛高 赖寒霜 宋芊霏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7票  浏览17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7月31日 07:13

  “地理标志”几许笑来几许忧
  
  目前,在全省约100个地理标志产品中,湛江占有8个,可谓不少;但经营的软肋,效益可谓不多;就发展潜力来看,不可说不大;况且还有一大批名优特产争取加入这“区域特性”品牌。
  
  杨柑火龙果贴上商标高价供超市,坡头的乾塘莲藕注册品牌后,莲藕种植两年间从5千多亩扩展为1万多亩,农民田头售藕也从一两元急升三四元,1亩年赚一两万元轻轻松松,使该镇农业效益翻了一倍,还带动了地方旅游业和加工业。乾塘镇委领导对记者说,正在向国家质监总局申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将有效拉动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是地域品牌的升级,是质量标志和一种知识产权,具有特定的品牌内涵,有独特的知名度、美誉度。湛江属于热带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其特殊地理造就了众多名优特产,如雷州黄牛、下六番薯、沙古萝卜、黄坡沙螺、安铺鸡、官渡蚝等,还有待于打造成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块闪亮的金字招牌,但对许多湛江人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导致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注而不用、用而不管、管而不畅。盘点目前我市8个地理标志产品的状况,要么是种植面积小、总产量少,带动性不强;要么标准缺失、生产经营各自为政,市场无法做大,品牌难以形成。
  
  重庆涪陵榨菜畅销国际市场,与欧洲的酸黄瓜、德国的酸甜甘蓝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而闻名中外。其成功在于,重庆成立了涪陵区榨菜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榨菜产品质量及证明商标使用的监督管理。以政府令形式,明确了榨菜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不予颁发生产许可证,以确保从榨菜种植到加工等各个环节上均达到“涪陵榨菜”商标使用条件的要求。
  
  麻章鸭曹蔬菜公司经理李存延说,地理标志产品九成以上是涉农产品,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标准管理、企业龙头,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引导、规范和监管,尤其需要适时推出产业政策给予大力扶持,从而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经营团体,让地理标志产品效益最大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