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衢州柑橘:怎样迈向国际市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付晓杰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6票  浏览24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5月05日 14:07

  无奈订单完成一半还不到
  
  胡柚出口价格很高,但对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农药残留不用说,对果面外观也有明确的要求。一只柚果果面上的花斑,加起来不能超过1平方厘米。“40个柜的订单,最后只完成了15个。”邵永忠无奈地说,最主要是果面花斑、油斑病,还有果实枯水等问题。基地上的胡柚其它指标都可以,就是要挑出好看的果不容易。虽然全部是套袋果,但外销合格率60%都不到。“因此,我们不要怪市场没人要。”邵永忠说,果面花斑主要是修剪不到位。果实、枝条相互碰撞磨擦,就产生花斑。对出口基地的胡柚,“圣德果业”都是提早订合同、下订单,收购价每公斤1.6元,而且订合同时就先预付了0.30元/公斤。种不出符合要求的果子,就只能在国内卖低价了。
  
  现在,欧盟市场对胡柚的内质已经认可。但与西柚相比,问题还比较明显。一是胡柚品种杂,性状不一致,很多胡柚有核;二是胡柚果皮色泽没有西柚细腻润泽。前一个问题主要是品种选育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则还反映了我们的硬件设备远不如人家,选果打蜡机档次低,蜡液均匀度不足影响了色泽。
  
  今年3月底,“圣德果业”还接到了日本客商的一个订单,要9个柜的胡柚罐头。对方的报价也比较高,宁波离岸价每吨1万元。而普通蜜橘罐头一般外销价只有6000元/吨左右。“圣德果业”给日本客商寄去了本地罐头企业加工出来的样品,前几天有了回音,说不符合要求。
  
  一单本来利润不菲的业务又告吹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橘瓣破碎率不符合日方提出的不超过5%的要求。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胡柚有核,去核时就会产生缺口。如果要挑选,符合要求的只占约30%。合格率低,成本必然就上去了。
  
  期待与时俱进提升竞争力
  
  “柑橘不是没有市场,高端市场是有的。”邵永忠很感慨。“圣德果业”在基地收购胡柚时,橘农对严格的收购标准意见很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橘农的出口质量意识还远没有跟上国际市场的实际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