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莓何时长成大产业
维客超市售卖的蓝莓。
本报记者 门国锋
“大的8元一盒、15元两盒,小的5元一盒,散装的两种,一种是25元一斤,一种是30元一斤。”在伊春路夜市上,“水果皇后”蓝莓卖出“猪肉价”已经持续一月有余,这月余正是青岛蓝莓采摘节期间的价格。
2012年堪称青岛蓝莓产业的“牛肉价”元年,从此前的百元以上一斤跌倒40元以下。2013年,蓝莓的“牛肉价”还在持续下跌,已经和“猪肉价”基本持平。随着青岛大田蓝莓成熟高峰期的到来以及近年来产能的持续加大,外加本土居民对蓝莓口味的不够认同和威海、烟台等蓝莓到青岛搭顺风车等诸多原因,导致蓝莓陷入到“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价格困境。
除了价格明显变化之外,还有品质也出现了不同,“这些看起来果大丰满,但口感不如那些小果的甜,大的这些发涩不甜,小的那些还甜一些。”摊主吴先生告诉记者,“去年零卖的蓝莓装在盒子里卖,现在多了装筐子里,而且蓝莓保存一天两天还可以吃,一旦放时间长了,就会变软,口感也就不行了。”
蓝莓价格偏低,进入平民阶层消费水平,对消费者来讲是一件好事情,而且蓝莓是个“好水果”,吃蓝莓对保护视力有益,而近期有媒体报道最新研究发现,食用蓝莓可辅助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然而,“水果皇后”平民化也必然会对蓝莓产业带来致命伤害,如果产量继续提升,价格持续走低,必然会挫伤蓝莓种植企业生产发展积极性,整个行业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而蓝莓产业如果崩盘,受伤害的将不只是蓝莓本身,还有周边流转了土地的农民的就业。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何控制现代农业的产业规模?如何延长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如何实现对现代农业产业消费文化的培育?都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此前,马家沟芹菜、胶州大白菜都曾经走过这种路径,而今天,急需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莓”贱伤农,防止蓝莓变“烂莓”。
高端水果卖出猪肉价格 市场供需预判需要指导
蓝莓一直被国际消费市场定义为高端水果,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和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芮成钢也大肆宣传蓝莓是种“好水果”,此前,青岛所产蓝莓也主要销往日本等高端市场,但就是这样一种定位高端的水果,近两年却在青岛持续价格走低。
为了了解蓝莓的真实价格,记者在了解青岛市南区、市北区蓝莓价格整体保持低位运行之后,又来到黄岛区这个青岛蓝莓的主基地进行调查,在珠海路盛客隆超市,贴着青岛布鲁百瑞农业有限公司标签的蓝莓价格是9.9元/盒,折合成以“斤”为单位计算,不到四十块钱,在其旁边摆放的蓝莓价格则只卖5块5一盒。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张家楼的几个蓝莓种植户,普遍反映今年价格不如去年。一位姓徐的种植户告诉记者,今年暖棚里的蓝莓上市早,最开始是300元一斤,但比去年同期近400块钱的价格还是便宜很多。大田里的蓝莓基本上都是几十块钱一斤,整体来说,今年的蓝莓比去年便宜。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导致高端水果价格持续下跌。
蓝莓产业近年来产能逐渐加大的最大原因,就是高投入带来的高产出。相对于小麦等传统农业,如果蓝莓能够全部销售,亩产效益要高出前者十倍以上。在此前的暴利诱导下,不仅黄岛区上规模的企业纷纷介入,一些小农户也开始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