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让大连人既赚钱又享口福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大连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19票  浏览13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0月18日 13:41

 大连土壤“养”出饱满的芭乐果。 

大连土壤“养”出饱满的芭乐果。

  当走进超市,看到南方水果价高得让人咂舌的时候,有关“水果蔬菜本地化”的声音再次不绝于耳,记者在东北最大的育苗基地大连众帮德宝农业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在不远的将来,大连人就可以吃到本地产的南方水果;而记者在大连特种粮研究所获悉,到了明年秋天,大连人就可以吃到随着神舟六号遨游过太空的大米。
  
  探访地点
  
  大连众帮德宝公司
  
  探访内容
  
  南果北养
  
  告别
  
  “南橘北枳”的传统
  
  南方的莲雾、芭乐、释迦在大连结果

  
  日前,记者前往大连众帮德宝农业有限公司采访,公司总经理孙德宝兴致颇高:“南方水果包括莲雾、芭乐、凤梨,还有释迦这些品种在我这里都有。”
  
  记者在这里看到了尚未成熟的芭乐,远看上去,如同橘子颜色。孙德宝说,到这里来购苗种的人摘一个尝尝,都觉得口味好,比南方的都好,毕竟咱这里土壤好,水果就这样,有好的土壤和合适的温差,口味自然要好一些。”
  
  孙德宝告诉记者,这些南方水果在大连,一年能结好几茬果,比如芭乐,是三茬果,效益数以千计。他告诉记者,自己育了上万棵的苗,“我先从自己种植开始,让老百姓看到实惠之后,再卖苗推广。”
  
  说起“南果北养”,孙德宝说,这是有原因的,“十多年前,我就开始引进台湾的各种小西红柿,让种植户发了财,现在各种小西红柿遍地都是,我就想,能不能再把南方水果移种过来,没想到,竟然成功了。”在孙德宝看来,南方水果价格高,在大连种,降低了成本,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不说,还能赚比种传统水果高的效益。
  
  探访地点
  
  大连特种粮研究所
  
  探访内容
  
  太空水稻
  
  迎来“神舟六号”的礼物
  
  太空遨游过的水稻种子在大连种植成功

  
  从大连众帮德宝农业有限公司出来,记者又赶往离其不远的大连特种粮研究所,让大连人期待已久的航天水稻就在其中,技术人员正在地里选种。谢辉所长告诉记者,随神州六号遨游太空的连航天2号水稻已经审定完成,明年就可以上市卖种种植,到了明年秋天,大连人就可以吃到太空大米了。
  
  据了解,“连航天2号”太空大米是一种功能大米,这种太空大米富硒,而硒元素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口感也更好。
  
  早在2005年,神六就搭载过大连的9个特种粮品种。谢辉说:“我记得很清楚,共有12870粒,净重463克。”谢辉告诉记者,神七飞天时,又有五类“大连种子”遨游太空,而到了神八返回舱出舱的“太空乘客”则是3个观光农业新品种。
  
  谢辉说,这些种子经过太空微重力、失控、磁场、强辐射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部分种子基因发生变化。育种专家再利用这种诱变,来选育出新品系来。诱变选育的种子推广后,农民朋友可以自留自繁。
  
  让大连人期盼的是,明年的此时,大连人就可以吃到种植在大连土地上的太空大米了。
  
  声音
  
  让更多人
  
  从效益中看到希望

  
  应当说,市场上不乏新品种,甚至多得眼花缭乱,可哪个品种能让农民产生引进的动力呢?这是个问题。
  
  孙德宝说,自己最理解农民兄弟:“地就那么十亩二十亩的,一年的收成就靠这个了,对他们来说,引进新品种就是最大的冒险,他们宁可少收点,也不愿意去承担半点风险。”在他看来,让他们眼见为实才是引进种植的最大动力。
  
  也正因为此,孙德宝在“南果北养”的时候,就打算好了:“先自己种,然后让他们从中看到效益,看到希望。”
  
  特写
  
  引进水果
  
  经济头脑不能少
  
  古语有“南橘北枳”之说,不过,很多南方果蔬拿到咱大连来种植,不仅水土很服,而且口感更佳。
  
  孙德宝曾带着大连果农种植的芭乐去了海南,当地人吃过之后,大加赞叹,都说味道比当地产的好多了。在孙德宝看来,在打破“南橘北枳”的同时,一定要有经济头脑:“好多南方水果在大连占地大,产量低,价格不高,如果把这些品种进行了"南橘北枳",显然并非划算的买卖。我们在引进的时候,研究的就是"北养"效益好能鼓起老百姓腰包的品种。”
  
  观察
  
  一个新品种
  
  一片大希望

  
  一个个大棚整齐排列,夕阳西下的时候,来到这里的人,都大喊一句“漂亮”,但“漂亮”的是大棚里的作物,莲雾、芭乐、凤梨、释迦,这些原本生活在南方的水果,竟然在大连的土地上茁壮生长。
  
  一大片的水稻金灿灿的,风吹过,起浪,像海。下地之后,才发现,一条条水沟已将水稻分割成一块块。蓝天、白云、水稻,还有挥舞着镰刀流着汗水的稻农,他们说,这是一年的口粮:“不卖,自给自足。自家种的,放心。”随后,他手一指,“那里是特种粮研究所,那里的水稻品种多,好吃还高产,有的大米一斤能卖六七元钱。”他说,自己听说过,航天水稻的种子明年就可以买到,太空大米明年就可以吃到,“我合计了,明年我们也种。”他说,明年种了如此稀罕的水稻,当然要上市卖,老农是朴实的,在他看来,价高才值得卖,“地就这么多,种普通的卖不几个钱,只能自己吃,要是种航天水稻,就有账算了。”
  
  “有账算”与其说是老百姓在算计一年的舍与得,不如说是在老百姓心中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他们在等待,希望的种子能在明年开花、结果。
  
  记者李晓东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