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临沂“中国桃业第一市”之路有多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琅琊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08票  浏览1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3月06日 14:30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司资料,2007年,全世界71个桃果生产国家,桃树总面积2172万亩,总产量1718万吨。其中,超过百万吨的有:中国821万吨、意大利166万吨、西班牙115万吨、美国101万吨……
  
  2007年,临沂市桃果面积、产量、产值分别为61.8万亩、103.2万吨、16.5亿元,桃果产量接近世界排名第三的西班牙、超过排名第四的美国。2008年,全市桃果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09.1万吨。从产量上来讲,临沂桃果业已经稳居中国地级市的第一位,成为“中国桃业第一市”。
  
  但毋庸讳言的是,在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品牌建设、市场开拓、果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后劲等方面,我市与“中国桃业第一市”的要求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实现临沂桃果业的破题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产量巨大优势明显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估算:在上海鲜桃市场上,每3个桃子中就有2个是蒙阴桃;而在全国每产的8个桃子中,就有1个是临沂的。
  
  又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在京沪高速公路罗庄路口短短一个小时内,往南方运输鲜桃的10吨至12.5吨的货车有143辆,其中有110辆车上装的是临沂生产的桃子。量如此之大,全国许多果区难以相比。
  
  来自临沂市农业部门的一份资料表明:2008年,临沂桃果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市水果面积(111.2万亩)的50.62%、总产(178.8万吨)的60.94%。从2002年起,鲜桃的产量就超过苹果成为临沂的第一大水果。
  
  市果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修会研究员告诉记者,临沂桃果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我市桃树栽培的多方面独特优势。
  
  比如说自然条件优势:沂蒙山区地处鲁中南丘陵地带,介于南方温湿气候和北方干冷气候之间,温度、海拔、光照、降雨、土壤、生态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桃树的生长发育。例如蒙阴县,该县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县,有着非常适合桃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2008年,该县桃面积24.45万亩、产量59.37万吨,分别占全市的43.49%和54.42%。
  
  比如地理区位优势:桃果多属于半溶质水果,不易长期储存,这就需要及时转运销售。我市地处南北两大城市群的接合部,通过京沪、京福等高速公路运送新鲜桃果到沪、甬、杭、苏、京及东北三省方便快捷。
  
  比如规模和市场优势: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规模优势就没有市场优势,就不可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临沂桃果基地大、产量高、品种全,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有着广阔的销售渠道。2008年,临沂鲜桃在苏、浙、沪销量达到40万吨,在南京、上海、杭州等桃果市场份额均为第一位,特别是蒙阴蜜桃在江、浙、沪桃果市场占到50%以上的份额。
  
  再比如品牌优势: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保障桃果品内外质量的前提。目前,我市“蒙阴”、“雪山”、“悟河”、“绿韵”、“富杨”、“武台”等一批品牌桃果先后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蒙山脆”蜜桃获绿色食品认证。“蒙阴蜜桃”2008年还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临沂具有良好的罐桃加工及出口优势。平邑县地方镇“国际地方罐头城”年生产水果罐头40万吨(其中黄桃、白桃罐头6万吨),产值15.8亿元,出口创汇2900万美元(其中桃罐头1500万美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德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被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罐头第一镇”。
  
  破题发展势在必行
  
  据了解,桃果在我市水果中属优势树种。目前,我市栽培桃树品种70个。分析显示,临沂桃的成熟期主要集中在7月至8月,占总产量的71.7%。
  
  如果按照2008年109.1万吨产量计算,在七八两个月份,我市将有78.22万吨鲜桃上市,平均每天1.3万余吨,高峰期超过2万吨。特别是仓方早生、川中岛等栽培面积5万亩以上的品种,市场销售压力可想而知,甚至可能会出现“卖桃难”和“季节烂市”的严重问题。
  
  作为临沂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果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修会多年来十分关注临沂桃业发展。多年的专业浸润加上深入的调查研究,他“把脉”诊断,找出了制约我市桃业发展的“瓶颈”。
  
  陈修会告诉记者,目前临沂桃业发展除了存在桃果比重过大及熟期集中导致市场销售压力增加等问题外,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加工桃熟期过于集中,基地与企业衔接不力。我市桃加工栽培品种主要是黄金、锦绣、罐5、黄露、金童系列等品种,成熟期集中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缺乏这一时段前或后成熟的品种,原料品种不能均衡供应加工企业。企业、基地和果农缺乏信息沟通,订单生产少。
  
  桃园土壤较差,用肥不当,果品质量有所下降。临沂大部分桃园都处在山坡地带,立地条件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0.7%至1.2%之间,远低于桃树生长所需的2%至4%,由于有机肥源不足,导致果实质量下降,树体抗病能力变弱,这都会造成桃果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缺乏采后处理及品牌宣传,影响果品档次和售价。长期以来,临沂桃果大多以初级产品塑箱包装形式运往南北方市场,批发零售为主,售价低,没有产地和商标标志,形不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同时产区内部没有有效的价格形成和约束机制,存在无序竞争、相互压价的现象。
  
  陈修会认为,只有在品牌建设、科技创新、国际贸易、深加工及桃文化等方面统筹发展,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品牌更响,才能促进我市桃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真正打造既有面积产量一流,又有品牌效益一流,在全国居于举足轻重影响全局的桃业中心地位。
  
  照方“抓药”前景无限
  
  目前,我市桃果无论从面积、产量还是加工及其出口量衡量,已堪称中国、世界桃果大市。有了量的积累,更需质的提高。陈修会认为,临沂创建“中国桃业第一市”,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当前的桃果生产已把临沂客观地推向了行业的前沿。根据总体规划,到2012年,全市桃园面积约60万亩,总产120万吨,产值23亿元,出口鲜桃,桃加工制品各2万吨,在国内外形成有影响力的沂蒙山桃业特色品牌。届时,我市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桃业第一市”。
  
  然而,在事物发展前进的征程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创建“中国桃业第一市”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会诊”临沂桃果业,我市该如何“照方抓药”?
  
  ——进一步调优结构,使果品质量逐步与国际接轨。5月至10月份成熟桃的比例由目前的2.5%、13.5%、39.1%、32.6%、5.6%、6.7%调整为5%、15%、30%、25%、20%、5%;生食与加工兼用桃的比例宜调整到8:2。建立大型优质桃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推行定单式生产。同时,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创造条件分期分批使有技术基础的桃园通过ISO质量认证。
  
  ——强化市场建设,形成沂蒙桃果特色品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江、浙、沪等我市桃果传统市场,逐步开拓欧洲、东南亚这2个世界上最大的鲜桃市场,争取将沂蒙鲜桃大批量销往中国台湾。建设现代化的果品批发交易市场,开展桃果保鲜技术研发,延长鲜桃供应期。主产县区树立“品牌兴农”的理念,着力培育具有沂蒙特色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桃果商标和品牌,提高“沂蒙桃果”品牌的含金量。
  
  ——抓好果品加工业升级,大幅度增加出口份额。建立起在国内外有竞争力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延长果品产业链条。跟踪国际领先水平,搞好加工技术改造升级,提高加工能力和制品的质量档次。
  
  ——赋予桃文化功能,实现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在临沂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内,发展壮大观光果业,形成沂蒙特色的“桃文化”,打造“果乡之旅”特色休闲旅游品牌。延伸桃文化产业链条,与沂蒙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桃木等特色工艺品产业化、品牌化。
  
  ——出台政策,强化措施,推动桃业“开大花、结大果”。桃果贸易的大国往往是桃业科研的强国。我市应从建设“中国桃业第一市”的需要出发,设立桃科研专项,建立技术研发基地,为进军国际市场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持。同时要“走出去”,加强对桃产业体制、国际贸易、质量评定程序等的研究,推进我市桃业产销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桃果是我市水果产业的主导品种。清明前后,雨丝纷飞,一场春风,花飞满天,一夜春雨,红落遍地。桃,曾经给予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如今,伴随着临沂桃业的发展,“中国桃业第一市”也必将扬鞭策马。记者 孙钦龙 通讯员 刘礼智 实习生 于歌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