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果业新闻
当前位置 : 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人物访谈曹引根:这样种黄桃赚钱不用愁

  曹引根告诉记者,今年他共种植了60多亩黄桃,其中有40多亩黄桃采用滴水灌溉技术。由于该技术是利用低压管道系统,将灌溉水经过分布在田间地面上的每一个滴头,以点滴状态缓慢地、不间断地浸润桃树根部的灌溉过程,因此它的优点是能湿润桃树根部土壤,避免因渗漏、...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7月16日 15:30 点击:149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张存忠:头脑灵活种草莓亩收入六千元

  近日,笔者在定襄县杨芳村了解到,该村村民张存忠种植的9亩草莓纯收入5.4万余元,亩均纯收入达到了6000余元。    今年60出头的张存忠头脑灵活,敢为人先。近年来,通过大面积种植糯玉米、毛豆等特色农作物,成了当地的富裕户。去年,当他听在山东某蔬菜公司工...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7月15日 13:40 点击:153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顾志成:“留日”回来再种田

  35岁的顾志成出生于溧阳市天目湖镇山南村农家,一副近视眼镜,显露着几分书生气息,可风吹日晒的脸庞总是黝黑黝黑的。年少时,他因家里贫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但却从未放下过书本。2002年,他走进大上海,在当时的上海电缆输配电公司谋到了一份工作。他刻苦学技...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7月14日 16:22 点击:124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致富经:个儿大的杨梅

  记者志鹏:当年,大诗人苏东坡在岭南吃到荔枝后有感而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后来他北上到了浙江一带尝到了另一种水果更是一见钟情,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西凉葡萄,闽广荔枝,未若吴越杨梅”的诗句。要说浙江...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7月14日 15:38 点击:349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我的事业在农村”——记大学生农民师智敏

  初夏。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1000多亩果园起伏的山丘上,走着一位扛着铁锹的黑黝青年。他的身份有点特殊:是华中农业大学1998届果树学专业的毕业生,又是咸宁市天人有机果业公司的董事长,还是桂花镇明星村四组的农民。    他的名字叫师智敏,是一位新时代...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7月13日 16:04 点击:190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王栓:一家人葡萄园里的致富经

  9日,记者来到家住凤办海北社区的王栓家。这一天,他们刚给葡萄园浇过水,正在休息。所以,在这个难得的时间里,王栓一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跟着党的政策走,没错”    王栓家住的是平房,坐落在葡萄园的一角。站在窗前往外看,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7月10日 17:14 点击:185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台商王九全“星期九农庄”的梦想

  中新江苏网昆山七月九日电(赵龙)十六年结缘大陆,五十载“农夫情结”,七百亩水乡沃土,一个亿巨资投入——台商王九全在昆山创办的“星期九农庄”,近日被正式命名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首个示范点。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发来贺信说,星期九农庄若移植台湾也是...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7月09日 14:31 点击:507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成录俊:“苹果状元”

  成录俊是尖咀村4组人,今年57岁,家有6口人。1982年,县里号召栽果树,成录俊栽了5亩,成为村里第一户果农。栽下果树,却不懂技术。20多年来,虚心好学的成录俊共参加过30余次培训,同时订阅了10余份报刊。功夫不负有心人,录俊学到了果树栽培管理的“真经”。 ...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7月07日 16:03 点击:142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师智敏:用知识改变农民的命运

导读:他叫师智敏,出生在湖北咸安的一个小村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1998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的师智敏,年少时有过这样一段记忆:一位大伯的梨园丰收了,却因为品种不好而卖不出去,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果子烂在地里。这位大伯茫然无助的眼神深深地印...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7月06日 12:21 点击:161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张金山:果酒发展要以品牌立市

  “品牌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中国果酒业要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创造出有影响力的品牌。”日前,宁夏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金山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就要求果酒生产企业必须坚持品牌发展战略,从产品的质量、广告的宣传、形象的树立等各...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7月06日 11:40 点击:82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翁阮祺:长泰的嘉源果园里一个农民的“新理念”

初夏,长泰的嘉源果园,先前绿油油成片的台湾木瓜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畦畦新近种下的木瓜新苗。果园主人翁阮祺介绍说:“之前的台湾木瓜到期了,得换新苗才能保品质、保产量……” 种植木瓜也有“保质期”,新鲜吧。然而这正是老翁创新农业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7月03日 13:06 点击:253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魏树刚:温室种植黄瓜致富传经验

  魏树刚,乐亭县马头营镇西石碑村人,全家3口人,6亩责任田。该村为近海村,土地大部分为轻度以上盐碱地,历来靠种植大田和水稻为主,没有种植蔬菜的历史。1993年魏树刚冲破传统观念,以敢为人先勇担风险的精神,帅先建起了一栋高标准的日光温室,从事越冬黄瓜生产...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6月27日 12:02 点击:184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岳宜龙:种植“无花果”收入不低创富路

  邵阳修制厂下岗工人岳宜龙,5年前从外地引进集药用与食用双重价值于一体的无花果,回到家乡本市双清区高崇山乡鸟山村种植3亩地,今年开始挂果,收入不低。    无花果,因为成熟后吃起来特别甜,被人称作是“树上的糖包子”。因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自...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6月27日 12:02 点击:170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姚金根:小小蓝莓敲开一条致富门路

  亩收入万元现实吗?崇福镇利顺村的姚金根用几年的探索经验告诉我们,完全有可能。一种外形如蓝色珍珠、味道酸甜的洋水果――美国蓝莓,帮这个普通农民实现了致富梦。    一大早,姚金根和儿子就钻进了张着防鸟网的地里,这一亩见方的土地是老姚几年的心血。地...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6月27日 12:01 点击:213 评论:0 查阅全文...
人物访谈陈生伦:提升附加值 首开水果餐饮店

  中山近年来水果越种越多,如何保证水果出路、提升附加值?中山水果第一种植大户陈生伦有新招:开办水果连锁餐饮店,以水果等农产品深加工再上“厅堂”。日前,他开办的全市首家水果餐饮店在南朗镇开业,引起业界关注和好评。    据了解,这家水果餐饮店,用料...

作者:webmaster发表于:2009年6月27日 12:00 点击:159 评论:0 查阅全文...
关于水果邦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手机客户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00-2016 中国·北京·水果邦网络运营中心 - 水果邦
京ICP备060477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