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第二次到周至县楼观镇周一村,头次见到赵志修,他告诉记者,靠种猕猴桃,自家连年收入10多万、20多万元。今年3月10日,记者第二次来到他家,他见面就说,我的收入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8年全家种猕猴桃收入达35.6万元。 喜中有点遗憾的是,去年10月中...
【编者按】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有些人会以为科技创新很深奥、很难,其实科技创新一直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贯穿于企业发展的进程之中,科技创新就在我们的身边。 长期以来北海市科技局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40岁的王红兵开始了人生中的又一次创业,近期,他拿到YBC与华夏基金共建的“灾后创业重建基金”7万元。王红兵将用这笔钱恢复“红兵红提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种植。 王红兵原籍新疆,高中毕业后他便开始在家从事葡萄种植工作。1989年因为婚姻关系迁入四川...
韦成兴是广西融安县大将镇富乐村的一位普通农民。1999年,韦成兴经过调查,发现融安县盛产的金桔在市场上很畅销,阅读大量的书籍之后,他开始对自家的几亩金桔低产林进行科学管护,当年他家的金桔亩产由原来的400公斤猛增到1500多公斤。 2001年11月,韦成...
请您吃个水果,听我说一个水果店老板的故事,您这一个水果吃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套用张爱玲《沉香屑》里的开头来讲这个故事。 郭秋红的老婆不愿意店子再开大了,她和所有的女人一样怕老公有钱就变坏。可水果店老板郭秋红却说:看到了美洲新大陆就要上...
一个致富带头人的情怀 村农 作为文县豆类橘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始终以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为己任。引进日本丹波黑等良种豆类,在文县累计推广1.6万多亩,产量达180多万公斤,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360多万元。她推广的丹波黑黄豆荣获中国第15届农高会后...
作者:李永明;李锐 京郊最早种植草莓的平谷区“草莓王”、放光村76岁的李广顺老人在“偃旗息鼓”十几年后,又种温室草莓了。在李广顺经营的温室草莓大棚里,记者看到,碧绿的秧苗爬在覆膜的畦埂上,挂满了一盏盏小红灯笼似的果实,宛如画家笔下的一幅幅报...
展肖华(左)在跟雇来的葡萄种植农民讲解春季管理要点 大学毕业生种起千亩葡萄园 展肖华弃城回乡闯出名堂 解决200多人就业年收入过百万 今年22岁的展肖华读大学时历任学生会秘书长、曾被选为济南市“城色...
从农历正月中旬开始,就能吃上脆甜的枇杷,这让不少人难以相信。然而,笔者3月7日走进地处偏远山区的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镇天池村生态枇杷园,就惊奇发现了这种早熟的枇杷。 在一株株套着纸袋的树上,只要撕开纸袋一看,都是透红颗大、脆甜可口的枇杷。该园主...
朱新礼:大中国、大农业 大有作为 经济危机的凶猛来袭,国内的一些企业被迫采取“减薪、裁员”的方式来度过寒冬。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表示,此刻的中国,更需要企业家精神:勇于承担风险,不断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
中国最大一起外资并购案即将落槌之际,饱受争议的果汁大王到底在想什么 文 《环球企业家》 房煜 2008年7月底,当汇源果汁(9.09,-0.11,-1.20%)集团董事长朱新礼现身广东惠东县的果汁工厂项目签约现场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寒暄,致辞,签字,人...
在孟村回族自治县宋庄子乡王宅村,有个农民名叫董爱军,大家都称她为“葡萄大王”。 董爱军今年37岁。她初中毕业后卖过服装、蒸过馒头、开过饭店、还开过肉食部,是当地出了名的女强人。 董爱军总想干一番大事业,她觉得这样生命才更有意义。 ...
从一名普通的务工青年到返乡创建自己的果品加工公司,并引领乡亲们创办果品加工公司、农产品商贸公司、组建大型销售网络,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水果明星”。他,就是安远县赣东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唐胜。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刚满20岁的唐胜从安远县新龙乡一...
一个南京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回到了家乡——从土地上拔出脚来进城,学成后又一脚踏了回去,做起了专业农民,一做就是9年。 他叫陆书永,是个专门种田的大学生,当地的“西瓜状元”,远近闻名。记者日前在宝应县泾河镇采访他,分享他科学种田带来的...
“蔗地套种西瓜,一块地有两样收成,而且西瓜的收入还比甘蔗多。”2月16日,昌菱农场二队卢景云大伯对笔者说。今年春季,昌菱农场已发展蔗地套种西瓜2000多亩。 今年上思县在各乡镇和昌菱农场大力发展蔗地套种玉米、西瓜,其中昌菱农场套种西瓜比较多。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