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姜卓俊,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一说“草莓教授”,三乡五里的果农没有不认识的。 戴帽子、穿旅游鞋、着轻便冲锋衣或者运动服、背一黑色大双肩背包是姜桌俊的标志性装束,他的背包被果农戏称为“背包工作室”。 “姜老师,您这包...
“整合资源,坚持去闯,一切都会有的。”这是一名普通果农家庭孩子说的话。他现在还是一名大学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他通过网络销售洛川苹果300多吨,实现销售额240多万元。 看同学网购萌生网络卖苹果想法 何飞杰,23岁,延安洛川人,西安建筑科技大...
2003年8月29日,诺博(左)和汉斯在鉴评所引进葡萄的品质 2008年7月29日,诺博在汉诺庄园指导果农科学管理葡萄 本报记者 李泳君 本报通讯员 朱宗峰 北京时间3月29日凌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期间,在柏林发表演讲,在20多分钟的演讲中,习近平主...
3月18日,我们走进简阳农村,碧水绿树、成片的油菜花灿烂如锦。驱车沿着丘陵蜿蜒的公路一路开去,一畦畦绿色的草莓、一片片粉红的桃花、一排排白色的大棚、一栋栋漂亮的小楼.次第呈现出当地农业、农村的万千变化。 在田边地角、山间树旁,我们问询、我们发...
大学生村官罗伟 罗伟最穷的时候,身上只有不到60元钱,连坐摩托车都要“赊账”。 这位辞职躲进山里种蓝莓的海归博士自称从来没动过放弃的念头。在无数个数星星的深夜和4点半爬起床查看树苗的清晨,他看到的,永远都是梦想和希望。 寻找自己...
在马北村高效设施农业园区的众多西瓜种植户中,有一个年轻人显得有些“另类”。他就是山东人侯敏杰,去年下半年,27岁的他从上海某公司辞职后,来到马北村,开始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种西瓜。 2010年,侯敏杰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一家企业从事软件开发测...
本报通讯员王雄雄 在小小的静宁县城,35岁的邓永红很有知名度。走到哪,认识他的人都会悄声向身边的人介绍:“瞧,这个人可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呢!”其实,除了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光环外,邓永红还有另一个头衔:静宁县鑫龙果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经理。 ...
提起印双杰,很多沈阳人脑海中会涌现出那些路边街角的水果店。曾几何时,创业初期的印双杰凭借低价抢夺市场,率先引领沈阳水果店进入低价竞争时代,名声大振。不过这两年很多沈阳人走出自家小区,常会发现门口开了一家印双杰生鲜超市,而且大都会留下“东西新鲜而...
恨自己,2800亩地,竟亏了200万;馋别人,100亩地盈利30万元。襄州农民陈国文痛定思痛—— 20日,襄阳红河金龙家庭农场场主陈国文与宜城市农业土专家李文国达成协议,陈国文以“年薪50万+增产部分收益30%提成”为工价,聘请李文国担任红河金龙家庭农场技术...
甘肃华亭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2008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如今,该县已栽植核桃26.3万亩,挂果6.3万亩,正常年份产出核桃7000吨,产值达1亿元。很多人也因做核桃贩运生意而发了家。其中,已经坚持做了20年核桃生意的神裕乡神裕村“核桃达人”王...
弥渡县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着“天气浑如三月里,风花不断四时春”之美誉,是大理州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其农业产业也大多以传统农作物为主。但近几年,葡萄这一经济水果产业在弥渡悄然兴起,而且呈蓬勃发展的态势,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该县的葡萄...
本报记者 惠程华 通讯员 李娟淑 一脸的憨厚,一口浓重的乡音,一身简朴的衣着,一裤腿的泥巴,打眼一看,李建明和普通农民没有多大的区别,若不是他口中蹦出的果树修剪栽培技术专业术语,很难把他与静宁县林业局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联系在一起...
绿了坡地,富了田园 3月13日,汽车驶入抚顺县石文镇苏子村,平坦的村路两旁,林木环绕。记者的眼球,不时地被窗外闪过的“青山工程”、“发展林地经济壮大林业产业”等宣传牌匾所吸引。 汽车停在苏子村后沟组,听说记者走基层采访“退耕还林、发家...
在平凉市静宁县城,35岁的邓永红很有知名度。走到哪,认识他的人都会向身边的人介绍:“瞧,这个人可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呢!”其实,除了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光环外,邓永红还有另一个头衔——静宁县鑫龙果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经理。 2003年,从北京大学计算机...
3月18日,沈阳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青年农民上大学”第十二期培训班学员开学典礼上,研究生毕业不到一年的姜荧荧,再次回归校园。 姜荧荧告诉记者,“我掌握了很多理论,而在这里可以学到更多非常实用的技术。”经过农业大学本科4年,硕士研究生3年的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