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山东栖霞:苹果枝条“变废为宝”用途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东农业信息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4票  浏览7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0月10日 15:24
  “今年收获不错,看,这些香菇长得多好”,日前,在山东省栖霞市杨础镇东刘家村任建峰的食用菌大棚里,老任高兴的向记者介绍:“照这个长势,年底前收入五六万不成问题,更主要的是原料全部来自苹果废弃枝条,真是省力又省钱啊!”
  
  用废弃果树枝条作营养发展食用菌生产是栖霞果农“变废为宝”的一大创新。以前毫无用处,只能一堆堆、一垛垛当柴烧的废弃果树枝条,如今在栖霞市成了“金条条”,果农们不仅用它来养菇,还可以卖到制板厂、发电厂进行制板、发电、供暖,小枝条串联成了大产业,用途多多。
  
  栖霞是“中国苹果之都”,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65万亩,每年修剪落下的枝条可达15万吨。这些废弃枝条以前只能作为烧柴摆放在村民的房前屋后,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村容村貌,农民说,什么时候这枝条也能赚钱就好了。农民的心思,成了市里研究的课题。2001年,栖霞市及时把握全国“南菇北移”有利时机,率先在南方引进香菇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以废弃苹果枝条为原料,选择部分农村进行典型示范,很快获得成功。
  
  但如何在全市普及却是一个难题,怎样制作菌棒、接种、控制温度和湿度等都是果农需要趟过的一道道“坎”。为此,市里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名专家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并招聘了3名食用菌专业的大学生来栖工作,市镇两级分别成立了食用菌生产办公室,每个基地村配备1-2名技术员。同时,还定期聘请山东农科院、福建省农业厅、省食用菌工作站的专家来栖讲课,并与浙江缙云香菇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夏季反季节栽培技术合同,使该市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北方地区领先地步。大棚香菇、姬菇等食用菌多在秋收后栽培,冬季和来春采摘完,整个夏季大棚都在闲置。为实现菇棚菌棒的循环利用,他们从寿光食用菌研究所聘请了一位高级技术人才,指导进行食用菌循环生产,从而改变了一个棚只能收一季菇的传统生产模式,实现了一年四季一个棚一份料生产三种菇的新模式:生产香菇的废弃菌棒,正好为鸡腿菇生产提供原料,而鸡腿菇废料接下来又可生产草菇。一次投料、循环使用,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效益,仅此一项,年可为群众增加收入150多万元。如今,食用菌产业以本小利大和不误农时等优点已在该市形成强劲发展势头,据统计,全市16个镇街区年可培育食用菌1200万棒,增加农民收入1亿多元。
  
  在引导农民利用废弃枝条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同时,栖霞市委、市政府还在积极探索这些废弃枝条的其他用途。2008年,他们引进了由北京万华生态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人民币兴建的万华生态板业栖霞有限公司项目,主要以苹果枝条、麦秸秆、玉米秸秆、花生秸秆、花生壳为主要原料,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工生态环保型无甲醛板材。这种生态板不仅填补了我国秸杆人造板的空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且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在高档建筑、家具、装修和包装等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项目主体厂房及办公区域建设已基本完成,临时办公室、食堂、宿舍已装修完毕,工程项目部、生产技术部、行政部、计财部的工作人员已经到位,并订购了生产需要的主要设备,预计12月份投入生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生产各类板材5万方,预计销售收入1.06亿元,利税2600万元。
  
  为充分消化利用废弃果树枝条,今年初,该市经多方运作,又引进了总投资4.2亿元的天力生物质热电项目。项目由山东中节能发展公司与山东亿东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兴建,占地164.36亩,建设规模为2台12MW抽凝式汽轮机、2台15MW发电机、2台75t/h生物质直燃锅炉,主要利用苹果枝条辅助混合枝条进行生物质发电,并利用余热向市区供暖。项目投产后,年设计发电量1.8亿千瓦时,可实现销售收入1.18亿元,利税5500万元。目前,项目正在进行热力管网铺设,预计明年冬季向全市集中供暖,届时集中供暖将取代小锅炉,全市70余台小锅炉将全部退役,年可减少用煤量1618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6吨,使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栖霞市宣传部新闻科)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