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无袋”苹果受追捧 价格超“套袋果”五成
前段时间,环翠区桥头镇碑鲁村刘明的无袋栽培红富士刚下树,就被抢购一空,而且价格高达每公斤6元。刘明的果园是我市农业局果茶站今年的两个无袋栽培试验点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在全国率先采用有袋技术栽培红富士苹果,今年我市又率先研究新的无袋栽培技术。
今年起,市农业局果茶站开始启动苹果无袋栽培的试验研究。全市共设试验点两处,分别为环翠区桥头镇碑鲁村刘明的苹果园和乳山市城区街道办事处石村徐耀普的苹果园。两试验点在病虫防治上综合采用生物、物理、化学、农业等防治措施,让富士苹果回归田间自然生长状态,返璞归真。经过专家检测,无袋栽培的苹果色泽浓厚、风味醇正,口感甘爽,酸糖比合理,具备有袋栽培所不能达到的品质和风味。优质果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苹果尚未下树就纷纷争相订购,每公斤价格高达6元以上,比套袋富士高50%。
据了解,1992年起,我市在国内率先进行富士苹果套袋生产,到目前生产上基本全部实行套袋栽培。但是,农村当前劳动力紧缺,套袋每亩要增加1000元的生产费用,降低了果农的收入。而无袋技术的试验推出,将极大推进我市苹果提质增效生产的进程。
今年起,市农业局果茶站开始启动苹果无袋栽培的试验研究。全市共设试验点两处,分别为环翠区桥头镇碑鲁村刘明的苹果园和乳山市城区街道办事处石村徐耀普的苹果园。两试验点在病虫防治上综合采用生物、物理、化学、农业等防治措施,让富士苹果回归田间自然生长状态,返璞归真。经过专家检测,无袋栽培的苹果色泽浓厚、风味醇正,口感甘爽,酸糖比合理,具备有袋栽培所不能达到的品质和风味。优质果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苹果尚未下树就纷纷争相订购,每公斤价格高达6元以上,比套袋富士高50%。
据了解,1992年起,我市在国内率先进行富士苹果套袋生产,到目前生产上基本全部实行套袋栽培。但是,农村当前劳动力紧缺,套袋每亩要增加1000元的生产费用,降低了果农的收入。而无袋技术的试验推出,将极大推进我市苹果提质增效生产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