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西安、西双版纳水果摊称重纪实
十一黄金周,记者分别从三亚、西双版纳和西安三个旅游热点城市购买了5斤水果,以这个小小的道具考量了商家会不会缺斤短两。
记者以2.5公斤芒果为标准,在三亚进行测验,路边流动水果摊贩说:“我卖水果不会少你的。”然而,记者让他称了那5斤芒果,却被称出了7斤半的分量。
记者连续检测了三个路边的流动商贩,发现秤盘上都有猫腻。明明5斤的水果至少被超出了两斤。
记者在西安火车站附近的一个烟酒商店、水果超市和西安着名的小吃一条街,分别购买了5斤火晶柿子。记者问水果店老板用什么称,水果店老板说:“啥称都一样,不会少你一点点。”
记者带着这些柿子来到一个大型超市的公平秤前,发现在小吃一条街和水果超市里购买的柿子重量在5斤左右,而在火车站购买的柿子却只有三斤。
记者再到西双版纳路边水果摊、水果专卖店和一家水果超市分别购买了4份5斤水果。结果显示,4份5斤水果全都足斤足称。
记者以2.5公斤芒果为标准,在三亚进行测验,路边流动水果摊贩说:“我卖水果不会少你的。”然而,记者让他称了那5斤芒果,却被称出了7斤半的分量。
记者连续检测了三个路边的流动商贩,发现秤盘上都有猫腻。明明5斤的水果至少被超出了两斤。
记者在西安火车站附近的一个烟酒商店、水果超市和西安着名的小吃一条街,分别购买了5斤火晶柿子。记者问水果店老板用什么称,水果店老板说:“啥称都一样,不会少你一点点。”
记者带着这些柿子来到一个大型超市的公平秤前,发现在小吃一条街和水果超市里购买的柿子重量在5斤左右,而在火车站购买的柿子却只有三斤。
记者再到西双版纳路边水果摊、水果专卖店和一家水果超市分别购买了4份5斤水果。结果显示,4份5斤水果全都足斤足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