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杨梅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杨梅岭为啥就是长不出杨梅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浙江在线_今日早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9票  浏览14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4月28日 16:04
  杨梅岭为啥就是长不出杨梅
  
  早在宋代,这里产的杨梅曾经远近闻名
  
  专家号脉:现在光长个不结果主要是因为光照不足
  
  □实习生范越本报记者黄轶涵/文通讯员骆晓磊/摄
  
  杭州有句老话:春有龙井茶,夏有杨梅果,秋有桂花香,冬有雪景靓,是专门描写西湖村落四季美景的。但放到现在,要想在西湖边看到杨梅,似乎是一种奢望。就连曾经因杨梅得名的杨梅岭村,也长不出杨梅了。
  
  为恢复当年“夏有杨梅果”的胜景,2006年,杨梅岭村特意从余姚等地引种了1200棵杨梅树,想让村名与美景相得益彰,发展旅游经济。可近5年过去了,杨梅树上还是光秃秃的,结不出果实。
  
  眼看又快到采杨梅的旺季了,可杨梅岭村的杨梅树,连花苞都没见一个,当地村民急啊:“杨梅岭杨梅岭,就是因杨梅得名的,可现在却名不副实。”
  
  究竟是水土不服,还是另有原因?昨天记者赴杨梅岭村展开调查。
  
  1200棵杨梅树5年没动静
  
  为了种杨梅,杨梅岭村在伢儿山上,宏发坞和灰桥坞之间,开辟了一块50亩地的杨梅园,考虑到日后吸引游客来村里采摘游,村里还专门在山上修了条游步道。可至今不见杨梅的影子,游步道修了一半,便停工了。
  
  现在,村里一共种了1200棵杨梅树,其中1000棵种在山上,另外200棵种在村民家中。
  
  记者在村里看到,1000棵杨梅树错落有致地种在山上,长势参差不齐,个头也不高,两米不到,看上去“僵抖抖”的。按照杨梅的生长规律,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应该是开花期,可杨梅园里的杨梅树,只见树叶不见花。
  
  在伢儿山上,松树等其他树木也长得又高又壮,郁郁葱葱的,这越发显得杨梅树的“发育不良”了。
  
  村里的退休老书记应国强,每隔两天就要上山看看杨梅树。昨天早上,在游步道口,应国强欣喜地发现,一棵杨梅树上竟然开出了几朵花。
  
  “1000多棵杨梅树,5年来可是头一回开花,希望是个好兆头。”应国强有些喜出望外。
  
  “这些杨梅树,都是村里派人,专门从余姚和萧山精心挑选回来的,在余姚长得好好的,一迁到杨梅岭村来,就蔫了。”应国强很郁闷。
  
  除了杨梅园里的杨梅树,其余200棵杨梅树,都被村民领回家,种在自家的房前屋后,但长势也不好,更别提结果子了。
  
  杨梅岭曾盛产“金婆杨梅”
  
  西湖景区一共有9个村落,杨梅岭村就在满觉陇村和九溪村中间,山坳最深,相比梅家坞和毛家埠,杨梅岭村至今还保留着原生态村落面貌。
  
  老杭州们都知道,杨梅岭上有个杨梅坞,是九溪十八涧的源头。老底子杨梅坞里盛产杨梅,分白、红两种。相传在宋代,有个姓金的老婆婆住在岭上,以栽种杨梅为生,种栽的杨梅味道特别甘美,远近闻名,当时被誉为“金婆杨梅”,杨梅岭因此得名。
  
  后来,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再加上大多村民都改种西湖龙井茶了,大部分杨梅树就自生自灭了。
  
  直到现在,在杨梅岭的后山腰上,还能看到好几棵壮硕的野生杨梅树,一人环抱这么粗,树冠足足有8平方米这么大。每年七八月,树上就挂满了杨梅,个头小,但味道很鲜。
  
  今年76岁的杨梅岭村村民陈吾金,一辈子没离开过村子。“我们小时候,村里烧饭、炒茶都靠烧柴火。上山一路砍柴,一路摘杨梅吃。”陈吾金回忆,后来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煤炉,上山砍柴的人少了,山路也渐渐消失了。
  
  “现在想吃杨梅,都没路上山了,只能便宜了山上的那些鸟儿,还有附近山上的松鼠,鼻子也很灵,一到夏天,就赶来大饱口福。”陈吾金笑着,但也很无奈。
  
  光照不足是不结果实的主要原因
  
  杨梅树刚到杨梅岭村的头3年,没结一个果。杨梅岭村主任应加富觉得,可能是杨梅树移栽后,生长环境突然改变,有些水土不服,可能需要多几年的时间来适应。
  
  可5年过去了,1200棵杨梅树还是没动静,应加富开始着急了。
  
  有人说村里的水土不好,应家富认为这说不通,因为老底子的杨梅树都结得出果实,而且其他植物也都长势喜人;也有人说杨梅树长势不好,所以结不出果,应家富更不赞同了,因为杨梅树每年都在长新叶,个头一年比一年高,只是不结果。
  
  杨梅岭村只好再次请来农业专家,为村里的杨梅树“把脉”。农业专家实地查看后认为,杨梅树只长个不结果的“病因”有三点:一是光照不足,杨梅树周围的大树树冠过大,遮住了阳光,杨梅树得不到充分的光照;二是杨梅岭村的土壤太肥沃了,杨梅树只会纵向长个,不会横向长叶,也不利于结果。另外今年春天,杭州气候多变,下雪、暴雨、冷空气接连光顾,而春天是杨梅生长的关键季节,所以气候多变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杨梅树的生长。
  
  修剪参天大树保证光照
  
  几位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最初在村里种杨梅树,也不完全是为了结杨梅,而是希望通过杨梅树吸收重金属的功能,来保护西湖龙井茶的健康。
  
  应加富说,杨梅树可以吸收空气和土壤中的铅,有利于茶树生长。杨梅岭村地处深山山坳,村里几乎看不到来往的汽车。懂茶的人都知道,杨梅岭村的茶叶,是西湖景区最生态的西湖龙井茶。
  
  杨梅岭村里还种了不少桂花树,应加富心里一直有个美好的愿景:在杨梅岭村,春天,游客来喝西湖龙井茶;夏天,大家上山采杨梅吃;秋天,坐在桂花树下闻花香。
  
  “现在是‘二缺一’。”应加富开了个玩笑,他一直坚信,杨梅岭村肯定能长出杨梅来。
  
  针对农业专家诊断出的几个“病因”,杨梅岭村“对症下药”:经绿化部门同意,组织村民对杨梅树周围的参天大树,进行修枝疏伐,让杨梅树能晒到充足的阳光;对长势较好的杨梅树,施加一些特定的抑制生长剂,让树木横向生长;及时对杨梅树进行修剪,以免树木个头长得太快,影响日后的采摘。
  
  最近,杨梅岭村正还打算去余姚,请当地有着丰富种植杨梅经验的专家,来村里为只长叶不结果的杨梅树号脉,并定期来给村民做指导,希望杨梅岭村早日重现“夏有杨梅果”的盛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