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农业:从传统迈向现代


兴辉食品公司的黄花梨果醋,上市后大受欢迎。
核心提示:
建宁县地处闽江源头,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这个县农业发展基础良好。说起建宁,大家马上想到建莲,想到黄花梨,想到杂交水稻制种。可是,如何将山区小县特色农业的效益发挥出来?建宁县积极探索,打响了一场传统农业“突围战”。
都说靠种田难赚钱,但建宁县农民依靠这三项传统产业,发家致富的大有人在。建宁县传统农业魅力何在?
升级
科技助力现代化
早在2011年,绿源果业就进行棚架栽培试验,100亩实行棚架栽培的黄花梨,比普通黄花梨增收了好几万元。
“黄花梨最怕遇上大风天气,棚架栽培以后,枝条有了支撑点,抗风效果明显。”绿源果业总经理付兴安说,棚架栽培还有两个好处:一是增加了枝条的负载率,挂果量增加了10%,二是通过拉线控制枝条方向,优质果数量提高到95%。
如今,绿源果业又投资130多万元,将棚架栽培面积扩大到456亩,并配套相应面积的滴灌设施。
付兴安介绍说,绿源果业基地内还建有可存栏500头的猪场,一头猪一年产生的沼液,足够浇灌一亩果树。我们看到,沼液通过水泵被抽到山顶,经过层层过滤后,进入泵房。在这里,沼液被加入各种微量元素,经过加压后,顺着管道流到每棵果树下。
付兴安算了一笔账:仅施肥一项,平均一亩果树可省下人工费160元,肥料支出节约20%,一年下来,400多亩果园可节约成本支出10万元。
不仅是种植业在升级,农产品加工业也一样。
十年前,福建文鑫莲业还是个只卖干莲的小公司,后来生产莲子米粉、米糊,仍是小打小闹。“说实话,都是粗加工,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公司总经理帅金高说,文鑫莲业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对科技的追求。
如今,公司已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开发出80多个莲子系列新产品,实现了对莲子、荷叶、莲梗、莲芯等的全面深加工,公司年产值近亿元。去年“6·18”,公司又与福建中医药大学成功“牵手”,共同开发莲心含片,把莲心用于中药制剂。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