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茂县震后艰难自救:水果难外运工业全受损
一)突围
出发前,40台军车集合,举行了一个出发仪式。
从6月1日这天起,每天将有10台军车组成的车队前往成都。
我在其中的一台军车上,编号07。车厢里装满了莴笋,约5吨。
司机聂忠梁是个新兵,驾驶室里还有一级士官龙玉剑。
车队里还有菜商和灾民。每台车的驾驶室都“塞”满了人。
“车上的干粮可以吃5天。”司机小聂说。士官小龙抱了一大筒饼干,还有火腿、罐头和巧克力。我的背包里也装满水和饼干
车队驶往黑水方向。这条路在地震中几乎完全毁坏,是临时抢通的。
车行20分钟,遭遇第一个大滑坡。滑坡体约宽1公里,公路完全被埋。推土机在滑坡上强行推出一个临时通道,通道极陡,只能容一辆车勉强通过。
司机聂忠梁身体前倾,侧头向上斜瞄着滑坡,小心地开动。山上不时滚落碎石。
二)滑坡
这是最危险的一段滑坡,在茂县境内有28公里。
“我开车4年了。”小聂说,入伍前就开了几年车了。车队的其他司机都是二级以上士官,驾龄都在10年以上,最长的16年。
第一个滑坡顺利通过,有惊无险。
领头的车由副团长洪磊带队,控制着车队的行进和速度。
司机小聂19岁,入伍就参加了贵州抗冰救灾,这是第二次参加救灾。
这条路,小聂已开车走了4次。士官小龙则是走进茂县的,翻山走了3天。
前行不到5分钟,又一个大滑坡横在面前。车队暂时停止了行进。
“茂县的风,理县的葱,若尔盖的虫。”小龙说,茂县下午的风能将崖上的石头吹落。
车队的上方,是突出的岩石,有的已开裂。小聂紧盯着上方,不说话。
10时2分,滑坡加剧,车队紧急后退。车轮距路外沿不足1尺,下面是岷江,小聂尽量靠向左方后退。
10分钟以后,挖掘机开始抢修。抢修队来自贵州,在滑坡体前一块稍平坦的路边架着帐篷,那是他们的营地。
10时20分,又遇大滑坡。继续等待。
小聂和小龙给朋友打手机。小聂说,女朋友担心他出事,吵着让他退伍。
等了20多分钟,终于可以通行了。
路边停着一些被砸烂的车辆,有旅游大巴也有货车。
10时54分,又遇滑坡;11时,滑坡;11时5分,大滑坡……我决定放弃记录。
三)雪山
一路走走停停,12时11分,车队再次受阻。
等到下午1点,车队可以通行了。
滑坡依然很多,很多地方的能见度降至5米,缓慢前进。
下午2点30分,到达黑水县麻窝乡。路边都是羌族民居,大部分都垮了,路边搭满了帐篷。
黑水县是距离茂县最近的救灾物资转运站,县城里停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车辆。
离开黑水县城是下午6时,天阴下来。车行几分钟,下起雨来。
按照行程安排,当天还得翻越海拔4743米的雅克夏大雪山。
上山的路还相对好走,随着海拔的上升,汽车水箱开始报警,雨逐渐变成了雪。
6时30分,车队到达山顶,但有台车迟迟未跟上。
过了半小时,过路的车带口信上来:车坏在半山腰了。
副团长洪磊决定派维修人员下去。拦了辆过路的捷达,车主是个藏民。“解放军辛苦了!”他竖起大拇指。
晚上9点,掉队的车终于爬上来了。
车灯打开,一辆接一辆下山。天黑,路边深深的峡谷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