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它在成长----宁夏葡萄产业势头强劲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作者:许大为 马玲艳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53票  浏览7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0月26日 10:41
  时隔20多年后的今天,贺兰山东麓这片荒原,已形成由青铜峡、永宁、国有农垦农场、红寺堡开发区四大葡萄产区组成的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带,成为国内外葡萄酒厂商热衷的竞争热点……
  
  20世纪80年代初,宁夏在贺兰山东麓大面积引种葡萄成功,并逐渐开始了宁夏的现代葡萄酒生产。时隔20多年后的今天,贺兰山东麓这片荒原,已形成由青铜峡、永宁、国有农垦农场、红寺堡开发区四大葡萄产区组成的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带,成为国内外葡萄酒厂商热衷的竞争热点……
  
  红寺堡移民区:酿酒葡萄“初长成”
  
  近几日,吴忠市红寺堡区中圈塘村支部书记杨国文成了名人,30亩酿酒葡萄进账20多万元,这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苦了一辈子的农民哪料到自己身边会突然出现这么大的“暴发户”?
  
  于是,每天都有人到家里来“取经”,欣喜的、愁苦的、羡慕的、憧憬的,各式各样的表情兜兜转转,让杨国文应暇不接。想起之前村民们蹲在葡萄地里“哭鼻子甚至哀嚎”的场景,与现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02年,杨国文所在的同心县新庄集乡共6个自然村整体搬到红寺堡区,当时村子里的人均年收入只有750元左右。刚开始,搬下来的移民靠着种玉米等作物养家,很多人还要外出打工维持生计。2007年,这几个移民村响应政府号召整村推进酿酒葡萄种植,自小窝在山沟沟里的移民从没见过葡萄树,心里都泛着嘀咕,但在当地领导的鼓励下也都渐渐开始接受这一新鲜事物。作为支部书记,杨国文更是领头承包了30亩地,准备给大家伙儿吃“定心丸”。2009年,本来收获在即,谁想年底到第二年初,却遭遇了雪灾以及50年不遇的冻害,很多葡萄树在村民的眼皮底下没了生机……整整3年,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眼看要挂果,却打了水漂。心里着急的移民忍不住难过,对着村干部喊累了就蹲在地里抹眼泪。
  
  就此,红寺堡区政府立即加大力度对种植户进行扶持。对农户发展酿酒葡萄每亩补助100元,发展鲜食葡萄每亩补助150元;免费开沟、提供种苗及立柱和架丝、开展技术培训。杨国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葡萄前期投入约2700元,政府补贴资金就达到1762元,占总投入的65%。为保障后续工作,红寺堡区政府还引导龙头企业科冕实业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葡萄收购合同。
  
  今年,酿酒葡萄“初长成”并迎来大丰收,为照顾当地移民,政府与企业接洽后,按照平均每公斤4.5元的平均收购价吸收了所有酿酒葡萄,这样算下来,仅仅葡萄一项,移民们每亩地的纯收入就在6500元左右。移民蔡立德有些不敢相信:“今年1年就把前5年的投入都收回来了!”
  
  经过仔细核实后,整村搬来的804户移民中,在酿酒葡萄种植上获利10万元以上的大户居然上了20户……这让大家兴奋不已,再也不脸红脖子粗地跟干部吼了,转而将更多的目光投到自家地里的“大馅饼”,开始跟技术人员频频联系、学习,看如何让这不起眼的小葡萄收取更大的利润。
  
  青铜峡:财大气粗根基稳
  
  从1998年开始,青铜峡的酿酒葡萄就开始在甘城子地区发展。相对于红寺堡移民区“青涩”的葡萄种植经来说,青铜峡要显得“成熟稳健”的多。
  
  初见董自宏,是在青铜峡市邵岗镇甘城子。听说他今年种了80亩酿酒葡萄后,记者们很吃惊地发出疑问:“不是说冻害很严重么,你怎么敢一下子种这么多?”他非常腼腆地告诉记者,以前他一直做布料生意,后来见大家伙儿都在种植葡萄,并且效益不错,于是动了心思也来试试。
  
  在种植过程中,的确遇到了冻害、虫害等各种干扰因素,但是在政府、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挂果后的葡萄糖分很高,尽管产量上有些损失,但也算卖了个好价钱。“算下来收入24万,总的来说是见了效益的。再说,还有好多企业给种植户下订单,销量上也不愁。”董自宏口中的“好多企业”正是青铜峡政府为了发展当地葡萄酒产业,而招商引资来的知名品牌
  
  除了御马、广夏、华昊公司以外,青铜峡还引进了张裕、香港龙特、广东甘比诺酒庄等34家公司、大户共同投资。2010年至今,又新建了禹皇、紫晶、昊德赛等大酒庄。
  
  “有这些大企业,我们也不担心,葡萄只要品质好,很容易就消化了。”董自宏对此颇为自信。
  
  据统计,截至目前,青铜峡全市葡萄基地面积有12.4万亩,其中酿酒葡萄10.1万亩,鲜食葡萄2万亩。葡萄年产量3.5万吨。
  
  宁夏:葡萄酒产业“集群”势头强劲
  
  上世纪八十年代,宁夏玉泉营农场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两年后,宁夏第一家集种植、酿酒、科研、营销为一体的葡萄酿酒企业——玉泉营葡萄酒厂拔地而起。如今,宁夏农垦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占全区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2011年,宁夏农垦又建成了全区规模最大的葡萄种苗繁育中心,占地520亩的这个繁育中心每年可向全区提供优质种苗3000万株。“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地方,它不仅可以为全区各个种植基地提供大量的优质苗,也能够即时掌握全区在葡萄种植方面的最新信息,提供参考。”西夏王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惠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据介绍,2004年以前,宁夏全区只有5.6万亩葡萄基地。到2004年,宁夏出台了《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葡萄产业确定为宁夏农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并列入农业产业化发展纲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现在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葡萄酒原料“风水宝地”。国际酒业巨头保乐力加、轩尼诗、德龙等都来到宁夏投资;国内的张裕、长城、王朝等知名葡萄酒企业更是立即“冲锋”,在贺兰山东麓投资建厂;本地企业贺兰山、西夏王、御马等在内外夹击下也表现出了强劲动力,加足马力向上“跳跃”,这促使宁夏生产的葡萄酒产品屡获国内外大奖,知名度不断提高。
  
  目前,宁夏的葡萄种植基地已发展到37.8万亩,其中仅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就达到32.1万亩;葡萄酒生产企业从8家发展到20家,酒庄发展到6家,葡萄酒加工能力从4.5万吨发展到9.95万吨,产值也从当初的3.5亿元发展到逾10亿元。
  
  按照“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发展规划,宁夏葡萄种植规模将达到100万亩,建设葡萄综合产业、旅游综合产业、葡萄主题地产、服务综合四大主题产业体系,建设1个葡萄文化中心、3个葡萄酒生态文化城、10个各具特色的葡萄主题小镇和100个以上的酒庄或酒堡。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