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牟平苹果不赚钱 果农忍痛砍掉果树
果树账
为了省下一千五,砍掉60多棵果树
“种了20多年的苹果,今年是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砍苹果树。”费守仁告诉记者。从栖霞桃村镇到牟平王格庄镇,沿路不少苹果树都被果农砍了,一些果农甚至用农用三轮车将苹果树枝运回家当柴烧。
记者注意到,路上运化肥的三轮车反而不如运苹果树枝的三轮车多,有的果农家门口就堆着刚刚砍回来的苹果树枝。
“砍树谁不心疼?可是不砍又不行,这些苹果树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费守仁家一共种了9亩地的苹果,可2012年他一下子就砍掉了60多棵果树,“平常一亩地里有80棵左右的苹果树,但果树密集了,耗费的成本也高。”
按一棵树一年至少25元的化肥成本来算,砍掉了60多棵,在化肥方面,2013年费守仁就能少投入1500元左右。
看着一个个光秃秃的树桩,费守仁的心里甭提多难受,“想当初我还是从别人手里买来的苹果地,没想到现在竟然到了要砍树的份儿上。”费守仁告诉记者,“空出来的地准备种点花生,起码还能榨油吃。”
50多岁的王学福已经种了近30年的苹果,他告诉记者,与有些果农不同,他没有选择砍树,而是对果树进行嫁接,“今年我要把一半的条纹苹果都嫁接成全红苹果,大概5年后就能结果实。如果到时候全红苹果的市场行情好,我就再把另外一半也换成全红的。”王学福说,嫁接的果树在5年之内不能产苹果,给这些嫁接苹果投入5年,不计损失,单成本就得1.5万元左右。
对29岁的傅先生来说,将一亩近百棵的苹果树改成一亩70棵左右,原因除了想要降低成本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更新苗木。据他介绍,在2012年苹果收购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正是由于他及时更新苗木,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我这一亩半地的都是老苹果树,今年我把它们全砍了,换成全红的,明年收入会更高。”就在他这块刚刚砍过的苹果地旁边,种着许多苹果果苗。傅先生笑着告诉记者,这些苹果苗是他3年前种下的,好的话后年就要结苹果了。

村民将砍伐的果树搬运上车,有的拉回家当柴烧。
果苗账
一亩果苗近千元,等上五年才结果
21日下午4时许,记者拨通了烟台市农业局的电话,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烟台市还没有对果农出台补贴政策,农业局的官员也正在向外推销烟台苹果。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农业局也很关心2012年的苹果状况,有一部分领导正在外面推介烟台苹果,试图打开销路,吸引客商前来收购。
当记者问2012年是否会出台对果农的补贴政策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随后,记者拨打了烟台市农科院的电话,农科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那里主要培育的苗木品种是脱毒烟富3,“该品种树体健壮,长势很好,抗病能力强,卖价较高,比普通红富士一斤能多卖0.3元~0.5元。”工作人员说,果苗的价格跟果苗的高矮有关,目前1米左右高的果苗每株卖12元,2米高的每株卖25元。“果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购买,它们结的苹果在质量上并没有差别。”工作人员称。
“我们也希望能多买一些新果苗,那样苹果的质量也要好一些,但是换苗的成本太大了。”费守仁告诉记者,果苗的投资仅仅是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果苗还需要5年的成长期才能结果,而这5年里每年都必须给果苗施肥,“收入没了不说,还要支出很大一笔钱。”
费守仁说,一亩地大概要栽60棵~80棵果苗,光买果苗就需要近千元。“再加上往果苗地里的投入,这几年的投入还得1万多。”除了果苗费和肥料费,这5年里由于果苗不结苹果,每年收入还要比往年减少1万元左右。“算下来,换一亩地的果苗的代价都快5万元了,谁也不愿轻易换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