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烟台苹果产量降至全国第3外地苹果"借果上市"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水母网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402票  浏览11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9月19日 15:15
  13日,山东省栖霞市工商局接到群众举报,在唐家泊镇麻地村,一苹果经销商使用标有“陕西洛川”字样的纸箱装栖霞“红将军”苹果。同日下午6点,该局又接到举报,在唐家泊镇刁崖后村,某苹果经销商使用同样纸箱装“红将军”苹果,已装箱待运。在烟台苹果主打品牌红富士即将大量上市的时候,两起事件不禁让人追问:“烟台苹果”到底是谁的?
  
  前有“冒名顶替”现在“借果上市”
  
  近年来,梳理一下烟台苹果与陕西苹果的纷争,更多的是陕西苹果采取“冒名顶替”的办法充当“烟台苹果”,在全国市场大肆销售,甚至直入山东和烟台分一杯羹。从事苹果经销的某公司总经理孔繁钧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陕西苹果早在2010年就进入了济南市场,也进入了苹果主产区烟台市场,“现在烟台不少超市摆上了陕西苹果,由于未贴产地标签,普通市民很难分辩”。
  
  “外地苹果进入烟台,已不是秘密。一些商贩卖的明明不是烟台苹果,但也假借烟台苹果的名声,这样才好卖。”烟台苹果协会会长赵培策说。
  
  安少勇,在广东中山工作的烟台人。“我在中山也能买到‘烟台苹果’,可总觉得味不对。以至于不少同事说‘烟台苹果不如想象中的甜’。”安少勇告诉记者,春节回家,特地多尝了尝烟台苹果,才意识到中山市场上的“烟台苹果”,其实并非烟台产。
  
  安少勇在中山市的经历,并非个例。孔繁钧表示,烟台苹果在南方深受喜爱,倒是外省苹果并不受待见,反而要贴上“烟台苹果”字样冒名顶替才好卖。
  
  其实多年来的苹果之争,烟台苹果面临的主要对手是陕西苹果,“冒名顶替”也大都是其作为。可13日的两起事件,倒有了新的迹象:“冒名顶替”不过瘾,来个“借果上市”提前热身市场。作为烟台“早秋果”的主要品种,“红将军”一直销量不错,因其相对于现在的陕西洛川苹果收购价格低,所以借“红将军”顶“陕西苹果”的名,提早上市还是划算的。
  
  陕西苹果产量优势难抵烟台苹果好品质
  
  “烟台市场,充斥不少外地苹果。”这句断言,不仅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反馈,在去年底召开的“烟台苹果品牌如何拓展”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包括农业管理部门、媒体与驻烟部分大学教授也发出这样的声音。断言如果属实,那么占据沿海省市95%市场份额的烟台苹果,事实上已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竞争来自何处?先看看陕西省统计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2009年陕西省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首次超过山东省,跃居全国第一。作为苹果专家,陕西省果树所副所长、中国果树专业委员会委员李丙智去年在出席第八届北方(烟台)果树苗木生产资料交易会时曾表示,烟台是全国苹果老产区,也是全国苹果的老大哥。近些年,逐步兴起的陕西苹果和甘肃苹果之所以得到今天的发展,与烟台有很大关系,也可以说是烟台带动全国苹果业的发展。以前在中国,山东苹果的产量、面积居全国第一,而现在陕西这两方面都是第一,甘肃是第二位,山东是第三。这主要是因为,苹果技术通过烟台传到陕西以及甘肃后,那边的气候条件在某些方面比烟台要好一点,加之他们的土地面积比较广、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所以经过多年发展,迅速与山东形成了竞争。
  
  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但李丙智却客观地评价:陕西苹果的产量优势难以抗衡烟台苹果的果品质量。“过去中国苹果的发展,是靠烟台的苗木和技术带动,今天虽然烟台苹果的面积和产量不占优势了,但农民种植苹果的信心依然很高,他们买的苗子都是脱毒等新品种。”李丙智告诉记者,“陕西一般苗子的价格为2元,而在烟台有很多好苗子可以卖到20元,许多农民宁愿花50元买个脱毒苗,也不愿意掏2元钱买个普通的苗子,这跟陕西的果农完全不同。烟台果农只买最好的、最新的、最优的,只要是好东西,可以换来更多钱,他们愿意买单。仅从这一点来看,烟台的苹果更优秀。”
  
  “陕西苹果的树苗,是几十年前从烟台引进的,这些果种烟台早已不用。”烟台市农科院院长姜中武认为,陕西苹果打进“苹果之乡”并不足惧。相比之下,烟台苹果的分级非常严格,烟台苹果的品质,尚不是陕西苹果可超越的。
  
  烟台苹果持续领跑全国要走品牌之路
  
  面对陕西苹果的连年挑战,是烟台苹果没有优势吗?其实从苹果本身来讲,衡量的标准有很多,如含水量、易吸收度、糖分含量、果胶含量等。烟台苹果并非输在产品上,而输在了规则上。陕西苹果放大了自己更甜的优势,而烟台苹果用的却并非自己最长的板。虽然以前曾靠“甜度”打过胜仗,但如今优势已经不再。
  
  姜中武认为,“烟台苹果面临的挑战是有的,但远未到伤筋动骨。”。在他看来,因为有了“烟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才使得当地果品经营企业和果农获得更多的附加值,保护烟台苹果最重要的一点是珍惜并用好这块“金字招牌”。同时也要避免恶性竞争,姜中武说:“明智的做法是双方在一个公平的舞台竞争,把各自的特色做好。”
  
  “强敌”压境,烟台苹果何去何从?“树立品牌之路,品质是核心保障。只有做好品质,才能永远拥有市场。”赵培策表示。(凌云鹏)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