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创新发展成就辽宁北镇葡萄“一县一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青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9票  浏览10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9月25日 16:13
  中青在线讯(记者王晨)辽宁省北镇市委、市政府把葡萄产业确定为五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凭借创新发展,北镇葡萄汇集众多优势于一身:已具有200多年的历史、20万亩的面积、36万吨的年产量、18万吨的鲜贮能力;北镇市于2012年1月10日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葡萄鲜食鲜贮第一县(市)”的称号;今年,北镇葡萄产业又相继通过农业部“北镇葡萄地理标志认证”,被省政府批准为“一县一业”,成为全省“一县一业”葡萄生产示范县……
  
  今年的葡萄成熟季节虽然早已过去,可位于北镇市廖屯镇大祖村的惠农科技果蔬专业合作社内外依然车水马龙,特别是在葡萄新品种示范园,总有前来采购的远近客商,点名要合作社新引进培植的散发茉莉香味的“着色香”鲜储葡萄。眼下,“着色香”以每公斤24元的价格批发给北京、吉林、沈阳、盘锦等省内外各地的大超市,市场价更是达到每公斤50元。良好的葡萄品质为合作社成员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个2亩地的大棚一季就可实现收入6万元。
  
  惠农科技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红火运营只是北镇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北镇市地处北纬41°22′--42°46′,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大自然的恩赐成就了北镇水果产业的发达,也成就了北镇葡萄的大众口碑--“东北葡萄在北镇,一年四季吃鲜品”。
  
  2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30年的迅速发展,如今北镇已建成全国栽培面积较大、鲜贮量最大,销售面辅射全国的葡萄生产基地和贮藏保鲜基地,其鲜食葡萄已达20万亩,栽培以巨峰品种为主,已达6000多万株,浆果总产量达到36万吨,贮藏保鲜能力提升到18万吨,保鲜期可延长到200天以上,“一年四季吃葡萄。”
  
  如今,葡萄产业已被确定为北镇市五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今年,北镇葡萄产业又相继通过农业部“北镇葡萄地理标志认证”,被省政府批准为“一县一业”,成为全省“一县一业”葡萄生产示范县,北镇葡萄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北镇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夯实包括葡萄产业在内的农业基础地位,继续保持农业产业化领先水平,坚持“叫响全国、领先全省、特色突出”三大目标,力争经过5年时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北镇市将全面制定葡萄产业发展规划,全力实施集葡萄精深加工、产品展示、采摘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金源酒业葡萄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明年将筹备举办北镇首届“中国北方葡萄节”,努力打造“北镇葡萄”国际知名品牌。加强对休闲农业的管理和引导,改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状态为集群作战、合作经营。
  
  北镇市将在提高生产和管理技术水平上作文章,以鲍家乡芦花葡萄专业合作社国家级标准园为标准,引导、示范、推动标准葡萄园建设与发展,完成10000亩葡萄出口基地建设,全力推广葡萄套袋、疏花稀果、成龄巨峰葡萄树体改造与控产优质栽培技术等,促进葡萄生产和管理再上新台阶。
  
  他们还将在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抓好设施葡萄园建设上作文章,以廖屯镇大祖村、东珠村等为中心,建设5000亩设施大棚葡萄基地,提前产品上市时间,活跃水果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并加快改善品种结构,推广培植着色香、醉金香、辽峰、晚红、维多利亚等名优品种,实现北镇葡萄品种结构的多样化,抢占葡萄品质前端市场。在葡萄旅游观光园建设上做文章,配合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资源同葡萄现代观光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展观光、采摘葡萄,以龙宝峪(二力)农业观光旅游度假基地为重点,树立典型,推动葡萄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北镇市还将引导广大果农积极发展葡萄生产,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河滩和低产农田开发葡萄,帮助果农搞好规划设计,选择优良品种,引进先进栽培技术,指导葡萄生产,提高果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并落实葡萄发展相关政策,对开发葡萄生产好的和比较好的乡(镇),由市政府奖励。全面落实荒山、荒坡和河滩承包政策,各相关乡镇和部门都将大力扶持果农发展葡萄生产,帮助果农解决水电设施配套,葡萄园建到哪,把电送到哪,把井打到哪,解决葡萄基地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还将积极扶持葡萄贮藏保鲜业的发展,加粗葡萄产业链条,凡利用庭院建设机械恒温冷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人,由村、镇统一办理建筑手续,减少必要的征地费用,电力增容,乡镇政府协调,方便果农,促进保鲜业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