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佛冈石角种特色水果6000亩
清远日报讯 夏日炎炎,在佛冈县石角镇,游客们可以摘取到一串串鲜甜的葡萄,能尝试到酸甜的大杨桃,令人垂涎欲滴的红杨梅……让人们感受来自夏日的一丝清凉。
在这个辖区面积仅为346.8平方公里的小城镇里,有种植面积达四百多亩的葡萄园,有占地达五千三百多亩,涵盖台湾青枣、杨桃、杨梅、白柚、番荔枝、火龙果等综合水果产地……大小砂糖桔种植园更是星罗棋布,遍布全镇各个村庄。今年全镇农业总产值预计突破3.2亿元,砂糖桔总产量可达到5.6万吨,总产值可突破2.5亿元,仅此一项,可使全镇农民人均收达4800元以上;果业总产量达6600吨,果业占农业总产值40%以上。按目前该镇砂糖桔种植发展趋势,以后的三年内,每年挂果面积增加5000亩,每年可增加产量8500吨,约增加产值3500万元,每年人均递增600元。
石角镇地处亚热带地区,适宜种植岭南果蔬。该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招商引资,实行财政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种养补贴、金融信贷和土地使用优先租赁时间长等政策,特别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农业经济损失补贴的出台,尤显政府的为民利民便民政策。仅今年在“2.15”)灾自然灾害中,政府就发放受低温雨)天气影响的扶持资金8万元,为果农作免息贷款担保。
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吸引了更多的外商外企对落户佛冈石角镇发展绿色经济的热衷与信心,带动闲置土地利用、富余劳动力投身发展种养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而借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石角抓好观山村等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新农村。
在发展特色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上,把果业主导产品———砂糖桔做大做强,重点展示砂糖桔的行情、论坛、资讯,扩大宣传面,使其以纯天然、绿色、无公害的优良品质和无核、爽甜、润喉的特点征服了广大消费者,畅销各大省区,以特色果业的发展带动培育以塘蚤、泥鳅为主的淡水产养殖、山野菜、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等后续优势产业。
在给果企果农等投建产给予政策的大力支持外,在发展过程中,政府注重为他们鼓劲“送礼”。各村委成立果业种植协会,政府加大种植管理和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协会架子小能量大的作用,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把会员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果艺专家,会员们再以一带十,进行互帮互建,实现信息技术资源共享,带领广大群众齐奔小康路。仅今年上半年,就组织了58场次科技培训班,培训人员达3000人次,协会、企业、农户相互融合、良性互动,把党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的优势,与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力地推动了特色果业经济的发展。
政府每年规划牵头组织规模庞大的农产品推介会、订购会、交易会,帮助他们实现农产品市场化,利用网络信息发布、传媒新闻报导等宣传手腕提高知名度,拓宽销售市场,为农产品实现国内外畅销搭桥铺路,加强流通渠道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为农民提供种植管理技术,解决出售难问题。
石角镇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一轮经济大发展中,更加注重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大投入,加快水利设施建设,今年内已投入74万多元修复和建设水利设施15宗,增强水资源承载能力,确保果企果农有充足引水灌溉的水源,令各大果园农园“如鱼得水”。
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成和发展,将强力推进石角镇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由原始果业向多元果业、单一的种植果业向综合果业的转变,逐步形成果业“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记者 樊沃夫 通讯员 曹钊莲)
在这个辖区面积仅为346.8平方公里的小城镇里,有种植面积达四百多亩的葡萄园,有占地达五千三百多亩,涵盖台湾青枣、杨桃、杨梅、白柚、番荔枝、火龙果等综合水果产地……大小砂糖桔种植园更是星罗棋布,遍布全镇各个村庄。今年全镇农业总产值预计突破3.2亿元,砂糖桔总产量可达到5.6万吨,总产值可突破2.5亿元,仅此一项,可使全镇农民人均收达4800元以上;果业总产量达6600吨,果业占农业总产值40%以上。按目前该镇砂糖桔种植发展趋势,以后的三年内,每年挂果面积增加5000亩,每年可增加产量8500吨,约增加产值3500万元,每年人均递增600元。
石角镇地处亚热带地区,适宜种植岭南果蔬。该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招商引资,实行财政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种养补贴、金融信贷和土地使用优先租赁时间长等政策,特别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农业经济损失补贴的出台,尤显政府的为民利民便民政策。仅今年在“2.15”)灾自然灾害中,政府就发放受低温雨)天气影响的扶持资金8万元,为果农作免息贷款担保。
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吸引了更多的外商外企对落户佛冈石角镇发展绿色经济的热衷与信心,带动闲置土地利用、富余劳动力投身发展种养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而借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石角抓好观山村等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新农村。
在发展特色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上,把果业主导产品———砂糖桔做大做强,重点展示砂糖桔的行情、论坛、资讯,扩大宣传面,使其以纯天然、绿色、无公害的优良品质和无核、爽甜、润喉的特点征服了广大消费者,畅销各大省区,以特色果业的发展带动培育以塘蚤、泥鳅为主的淡水产养殖、山野菜、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等后续优势产业。
在给果企果农等投建产给予政策的大力支持外,在发展过程中,政府注重为他们鼓劲“送礼”。各村委成立果业种植协会,政府加大种植管理和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协会架子小能量大的作用,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把会员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果艺专家,会员们再以一带十,进行互帮互建,实现信息技术资源共享,带领广大群众齐奔小康路。仅今年上半年,就组织了58场次科技培训班,培训人员达3000人次,协会、企业、农户相互融合、良性互动,把党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的优势,与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力地推动了特色果业经济的发展。
政府每年规划牵头组织规模庞大的农产品推介会、订购会、交易会,帮助他们实现农产品市场化,利用网络信息发布、传媒新闻报导等宣传手腕提高知名度,拓宽销售市场,为农产品实现国内外畅销搭桥铺路,加强流通渠道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为农民提供种植管理技术,解决出售难问题。
石角镇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一轮经济大发展中,更加注重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大投入,加快水利设施建设,今年内已投入74万多元修复和建设水利设施15宗,增强水资源承载能力,确保果企果农有充足引水灌溉的水源,令各大果园农园“如鱼得水”。
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成和发展,将强力推进石角镇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由原始果业向多元果业、单一的种植果业向综合果业的转变,逐步形成果业“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记者 樊沃夫 通讯员 曹钊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