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果农“靠天”销售模式需打破 缺政府机构支持

近期,华商网联合绍兴日报社天天商报等四省媒体对陕西滞销苹果进行了报道,报道后咸阳武功、兴平等地迎来了一批客商前去收购,但都是零散客商,尚未有建立长期、固定性合作性质的客商。由于缺乏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有效引导和缺乏聚集分散农户的机构,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未来陕西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年“靠天”销售模式需打破
最近一直在代家乡南留村收购苹果的河南客商余富来称,自己在南留村已经一周了,收购了村里近六万斤的果子。今年全国苹果丰收,不光武功,各地苹果销售市场整体形势都不如往年。以往这个时候,这个村子的苹果已经收购的差不多了,但今年客户量要少一些。“去年库存的苹果赔了20多万,今年不敢大折腾了,不存库,联系上买家才收购。”余富来说道。
南留村孙家堡村村长孙建国介绍,以往村里的苹果在地里就被抢购一空,都是客商自己上门收购,长期联系的固定客商很少,因为往年销售都不错,像今年这样碰上“苹果大年”,客商不上门收购的话,果农也毫无办法,只能坐在家里等待。
因为近几年苹果行情不错,往年代家乡客商收购苹果多在2元多一斤,今年刚开始1.9元/斤的价格让许多农户不能接受,对于市场缺乏判断的农户多数选择不卖,导致最后大量苹果挤压,反倒没有客商前来收购。由于缺乏专业性结构的引导,果农还处于“靠天”销售的传统模式,都以已往的经验为判断标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政府人员说道。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