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农超对接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鲜活农产品如何进超市---浙江"农华"启示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农民日报 作者:蒋文龙;胡立刚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86票  浏览14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5月10日 12:32
  鲜活农产品超市,是件“利”在企业,“益”在百姓的好事。但就是这样一件好事,许多年来,尽管大家都在探索,都在实践,却始终困难重重。
  
  最近,记者在浙江采访,发现该省以“政企合作”模式组建的“浙江省农华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华”),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不仅农民满意、市民满意,而且超市一年销售6个多亿,实现利润2000万元。
  
  艰难的分娩
  
  鲜活农产品进超市,对农民来说,超市的进场费太高,动辄几万、几十万,一般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根本无力承担;对超市来说,卖鲜活农产品不仅麻烦,而且利润太薄,因此根本瞧不上眼。
  
  鲜活农产品进超市到底行不行得通?
  
  2003年,浙江省农业厅联合杭州市贸易局发起了“百名老总看基地”活动,希望让超市和餐饮业老总了解浙江现代农业,亲身体验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现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程渭山是当时的农业厅厅长。回想起当年的活动,他很感慨:农业部门长期以来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因此,既没有销售经验,也没有销售渠道。更何况,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不可能越位直接去办公司、搞销售、包收包销。但是,计划经济走到了市场经济,对农业部门的要求也变了,解决农产品销路成为最大的考验。为了农民的利益,我们必须放下架子,做好“牵线搭桥”的服务工作。
  
  活动的结果出人意料,迈开了浙江“生鲜”进超市的第一步: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和农业厅优农中心共同投资创办了“农华”。
  
  华商旗下的杭州联华超市拥有浙江最大的日用品经营渠道,门店辐射到每个地市,数量近300家,为了提升竞争力,从2001年便尝试“生鲜”经营。但由于不懂农业,不了解“生鲜”特点,“联华”一开始采用了常规的联营方式,只出租柜台收取租金,进货、包装等全部由联营方负责。结果是,品质参差不齐,鲜度时好时坏,还经常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投诉到超市,超市又无法解决。最后,超市的“生鲜”经营走进了无法自拔的怪圈。
  
  那么,超市能否抛弃“联营”,自力更生搞“自营”?问题随之而来:价廉物美的生鲜产品到哪里找?质量、数量怎么保证?仓储、保鲜如何解决?这一个又一个难题,就像一道又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横亘在超市面前。
  
  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总经理来荣涛告诉记者,超市做生鲜,功夫在超市外面,基地、物流体系、采购管理队伍,一个都不能少,而超市要创建这些条件,投入产出又不成比例,因此,超市自营生鲜几乎不可能。联营不可靠,自营不可能,正在两难之际,“百名老总看基地”让来荣涛看到了希望。
  
  能否由联华超市提供成熟的销售网络、物流设施,解决“出路”;由农业厅提供丰富的基地资源,解决“来路”,双方共建“上联基地下联市场”的第三方物流平台?
  
  这个大胆的设计前景诱人,看起来也十分可行。但是,一边是政府部门,一边是浙江服务业巨头,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浙江,这种“政企合作”的模式是否会引起非议,是否走得通?
  
  农业厅一些中层干部考虑得更现实,他们认为,为生鲜进超市提供服务理所当然,但真要合作,就势必承受市场盈亏机制的考核,何必自讨苦吃。来自超市方面的阻力更大:以前,要谁家的产品、定什么价格,都由自己一锤定音,现在要跟政府合作,效率能否得到保证,责任是否能够承担?
  
  程渭山和来荣涛力排众议,最终拍板合作。2004年11月,由浙江省农业厅优农中心出资300万元、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出资700万元共同组建的“农华”挂牌成立。程渭山认为,政府不介入经营,主要是为了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但是目前,超市经营“生鲜”困难重重,还谈不上充分的市场竞争。这个时候,政府的介入起到引领作用、示范作用。
  
  该公司承担的责任是,将鲜活农产品从浙江的田间地头,通过300家门店,配送到城市消费者的餐桌上。在经营上,政府方面负责农业基地信息整合及对接,其它的,全部由“农华”实现企业化运作。
  
  一举多赢
  
  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生鲜产品,新生的“农华”该怎么做?通过分析,“农华”决定,从叶菜做起。
  
  众所周知,叶菜是“生鲜”中最难做的一类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叶菜每天不可或缺,但购买时也最为挑剔:既有数量、价格、品种上的要求,更有安全、质量、保鲜上的要求。因此,超市有句行话:“做好叶菜,等于成功一半。”
  
  萧山舒兰农业是第一个和“农华”合作的叶菜基地,当时已拥有蔬菜基地400亩,算得上是当时杭州最具规模的叶菜基地,“农华”选中“舒兰”,并且主动“示爱”,跑到基地去谈合作。但“舒兰”的反应却大出“农华”的意料。“农华”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只是出于礼貌,勉强接待了我们。
  
  原来,在“生鲜”进超市的尝试中,“舒兰”经历了许多挫折,早已对超市不抱希望。除了高品质多品种要求外,送货时间要由超市定,而且,价格由采购员说了算,结账按超市规定,这样一来,虽体现了优质优价,却还是没钱赚。没办法,“舒兰”最后还是退回原点,成了农贸市场的“地摊货”。
  
  因此,“舒兰”一听进超市,还没谈几句就先打了退堂鼓。
  
  后来,优农中心的领导“三顾茅庐”,耐心解释“农华”的背景和宗旨,同时,把“舒兰”的想法带回“农华”。“农华”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由舒兰公司送货到指定仓库,价格适当提高,半月结账一次,而且,从农华仓库到超市各门店的中途损耗,全部由“农华”承担。
  
  有了这些前提,“舒兰”回心转意。经过五年的合作,双方已建立起高度的信任:“舒兰”的产品,送到“农华”仓库就行,到时必定结账;“农华”需要什么产品,只要一个电话,“舒兰”一定想方设法满足。除此之外,双方的合作已不再局限于普通的供销关系,而是追求共同成长:“农华”允许“舒兰”的盆菜打“舒兰”自己的品牌,并且负责将消费者的反映快速准确地传递给“舒兰”。
  
  五年来,“舒兰”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五年前,只有400亩蔬菜基地,其中大棚只有50亩,五年后,单大棚基地就达800亩;绿色产品品种也由五年前的7个扩大到如今的13个。去年,公司还通过了代表国际农业最高标准的“良好农业规范认证”,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
  
  目前,“舒兰”和“农华”的合作已成为样本,在全省铺开,180家基地先后加盟“农华”,产品涵盖了蔬菜、水果、水产、肉制品等所有的生鲜。
  
  发展“舒兰”的同时,“农华”也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绩,特别是孙景淼出任厅长后,推出“物流提升工程”为“农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农华”投资1000万元先后在台州、金华成立了两个配送分中心,投资2亿元的杭州勾庄总部也将于明年全面投入使用,2009年,“农华”的总销售额达到6.3亿元,利润达2000多万元。三万多户农户在其中受惠。
  
  至于联华超市,因有了“农华”这一支撑点,占据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2009年,杭州联华华商集团被评为浙江省综合百强企业第53位和服务业百强企业第11位,2009年还首次荣升为杭州市连锁企业第一名。
  
  来荣涛吐露心声:当初组建“农华”,纯粹是为了吸引人气,现在,“农华”已成为超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联华和“农华”,不再是简单的总部和分部的关系,而是联华华商集团腾飞的两只翅膀。
  
  通过合作获得共赢的,还不止“舒兰”和“联华”两家。农业厅副厅长冯一鹤将其概括为“一举多赢”。
  
  农民满意: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而且价格有保证。
  
  消费者满意:能够在家门口买到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企业满意:鲜活农产品不仅给他们带来利润,还给他们带来人气,起到了帮助超市促销的效果。
  
  政府更满意:促进浙江农产品又快又好进社区,就此有了成熟的模式。
  
  更重要的是,农民知道了怎么按照“标准”去安排生产,怎么去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求,怎么分装怎么注意安全问题。原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由此向市场农业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农华”启示录
  
  近年来,围绕着生鲜进超市,各地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目前,超市经营生鲜的模式,大概有如下几种:
  
  一是农贸市场依托型;二是和第三方“联营”;三是自采直营;四是直采直营。
  
  “农华”模式属于自采直营型。这种模式,破解了“农贸市场依托型”中间环节多、损耗大、品质安全得不到保证的难题,解决了“第三方联营模式”中农民和消费者利益被边缘化的问题,同时,也规避了“直采直营”中投入大、市场风险集中等一系列问题。
  
  “农华”的成功,给人诸多启示:启示一:“农华”的成功,是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形成有机整体的结果。
  
  通过解剖,我们可以看到,“农华”在组织结构上,由农业厅优农中心和联华超市共同出资;在运作模式上,优农中心负责把握产品的“进口”,超市则负责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解决“出口”;在利益分配上,政府主动退出,让利于民。
  
  这种合作方式很好地整合了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充分发挥了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的优势,双方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超市通过和政府的合作,解决了基地问题、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生产标准问题;政府则通过和超市的合作,解决了物流、贮存、销售等一系列问题。
  
  启示二:“农华”的成功,是减少损耗保障利益分配的结果。
  
  生鲜从基地到餐桌,由众多环节组成,而多一个环节,势必多一次损耗,多一道利益瓜分,农民和市民的利益就少一份保障。“农华”模式的利益分配只涉及到基地、超市、消费者,三方的利益最大化比较容易实现。一是生鲜的流通环节只局限于基地到“农华”、“农华”到超市,原本超过30%的流通损耗大幅下降,无形当中多出了一块利润;二是“农华”享受到“绿色通道”等众多惠农政策。因此,可以保证基地采购价比农贸市场高出一点,付款周期明显缩短,同时,超市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有能力适当让利市民,让市民享受物有所值的生鲜。
  
  启示三:“农华”的成功告诉我们,解决农业问题,答案往往在农业之外。
  
  “农华”的灵感最初来自对社会消费趋势的分析研究,继而开展“百名老总看基地”活动,最终搭建起政府企业共同服务“三农”的平台。这样一个过程,其实质是发现农业发展困难,寻找解决途径,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
  
  当前,许多地方面对农产品卖难问题一筹莫展、无所作为;有的地方政府则赤膊上阵,四处叫卖,但只能解决“近忧”。要想彻底促进农产品又快又好进社区,必须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下功夫,到农业之外找办法。
  
  启示四:“农华”的实践充分证明,建立生产者、流通者、终端销售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方面,对政府来说,是一个长远的命题。
  
  “农华”的成功,无疑得益于由政府引导,建立了相关主体的利益均衡机制。如今,“农华”快速发展壮大,已具备一定的自主经营的能力。按理说,政府可以适时退出,但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基地、“农华”还是超市,都希望政府能留在“农华”,为它们的发展继续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
  
  基地认为,自己和超市之间的合作没有长期合同,担心出现变数,如果政府参与其中,就能给予作主;“农华”认为,下一轮的发展要靠浙江特色鲜活产品的深加工来拉动,在这个起点上,“农华”离不开政府的信息、服务;“联华”超市则认为,政府继续参与,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进一步提升自身形象。
  
  因此,在“农华”取得初步成功情况下,建立生产者、流通者、终端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分配机制,将是政府不容回避的一个长远命题。政府仍然将大有作为。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