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江苏江宁横溪人卖瓜,越卖越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北京现代农业信息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4票  浏览14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4月16日 13:39
  两年前参加南京江宁第四届横溪西瓜节,在路边与设摊卖瓜的瓜农攀谈,曾听到他们一条声地喊“卖瓜难”,抱怨镇里的农副产品销售公司收得便宜,希望政府让他们把瓜摊摆到城里去。
  
  今年西瓜节新闻发布会上,镇里干部通报,横溪西瓜种植面积已经从两年前的1.72万亩增加到了3.5万亩。面积翻了一番,瓜农们不是更觉“卖瓜难”了吗?5月26日,西瓜节开幕这天,记者从南京市区驱车40公里,来到横溪探究竟。
  
  上午九点来钟,一辆辆私家车往横溪开来,离镇几百米远的一条500米道路辟为私家车停车场,可是根本不够用,整个横溪镇几乎水泄不通。
  
  镇里上万平方米西瓜交易市场,上百个绿色瓜形售瓜亭代替了以往的手扶拖拉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徜徉其间,发现都是圆圆的小兰瓜、京欣瓜,早两年吸人眼球的方形瓜、心形“情侣瓜”不见了。“‘方形瓜’、‘情侣瓜’,其实就是‘京欣’、‘小兰’,是用模子套住长出来的。万物生长靠太阳,那样种瓜不科学。我们不搞了。”横杨墅村的瓜农王宜发解释。
  
  大柏村戴家顺在瓜亭前同一群城里人做生意:“4只1盒20块钱,2-3斤的1块6毛1斤,统货1块3毛1斤”。他忙着交易,抽空回答记者的问题。“现在的瓜还是自己卖,不出售给镇里的销售公司吗?”“不是咯,这几天西瓜节,城里人来得多,自己卖一些,大多数还是卖给公司。”接着,他似乎不无抱怨地说:“现在卖给公司不容易,虽然价格出得不低,1斤1块5,但是要求高,每只瓜必须在2.4斤到3斤之间,还要开瓜检验,不仅检验纤维度,还要检验含糖量,中心糖分要达到12%以上,边糖要达到10%以上,难。”他指着一堆大小不等的瓜说,“这些都是不合格瓜,现在种瓜技术很重要哦。”旁边瓜亭里的瓜农附和着说,“同样都种瓜,收入差别大了,种的好的,一亩能挣万儿八千,种的不好,只有两三千块钱。”
  
  同是横溪西瓜,缘何贵贱有别、孰易孰难?
  
  横溪绿桥农副产品销售公司里,人声鼎沸。原本邀请150家客户来参会,结果来了250多家,公司董事长王宏山简直应接不暇。闹哄哄的会议室里,他告诉记者,横溪今年的西瓜产量将超过7万吨,但是农民已经没有卖瓜难的担心。原因两方面,一是农民懂得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有可能卖不过地头价,横溪不可能始终如西瓜节那般热闹,对公司“惜售”心理消除了。另一方面是公司敞开收购。公司1999年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帮助农民卖西瓜,让瓜农得益,至今初衷不改。今年的收购价格仍然高于周边瓜果批发市场20%-30%甚至50%,农民不必出家门西瓜就能卖出好价钱。
  
  “但农民说你们收购标准高,卖给你们不容易。”“这话讲对了,我们必须把好标准关,推动西瓜的标准化生产,这是从长远着眼,维护瓜农的根本利益。”王宏山说,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为横溪西瓜注册了“大自然”品牌。2001年,“大自然”牌西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公司得以在苏浙皖沪10多个大中城市打开了市场,与几十个大超市、果品市场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络。因此,“品牌是横溪西瓜的命根子。我们就是要通过收购标准来约束农民,想卖好价钱,就必须按照标准来种植。”通过培训和技术小分队24小时服务,一个电话免费服务到地头,现在横溪西瓜达标率已经三分之二,有经验的农户通过疏果、肥水的控制,西瓜想大就大,想小就小。横溪瓜农,在市场中走向成熟。
  
  王宏山说,横溪西瓜未来三五年内有可能发展到10万亩,为防“丰年谷贱伤农”,除了严格标准化生产外,他们还在考虑品种的更新升级、销售面的进一步扩展和西瓜的深度加工,为的就是让农民放心大胆地种西瓜。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