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经营果农引进早熟品种 镇湖早熟黄桃上市了
“镇湖黄桃”的早熟品种开摘。□记者周建越摄

□商报记者姚雨洁
本报讯每年“小满”节气一过,樱桃、杨梅、枇杷便排着队上市了,让人一饱口福。枇杷还没吃过瘾,这两天,镇湖早熟的黄桃“锦香”也悄然上市了。早熟的品种虽然只占所有桃园的一小部分,却因为抢占了时间上的“先机”,让市民可以提早尝鲜。
昨天,记者在早熟黄桃的种植户,镇湖的贡山黄桃园内看到,看似外表一样的桃树,桃子的大小却完全不同:有的树上桃子已经成熟,工作人员忙着采摘;而另一些树上的桃子只有鸡蛋大小,青涩地挂在枝头,工作人员正在逐个给他们套袋。
园主马伟民告诉记者,早熟的黄桃品种“锦香”种植面积5亩,产量1万斤左右,是他7年前从上海农科院引进的,今年,已经是结果的第三年,产量也是最高的一年。“能提前上市,主要是由于这种品种的黄桃生长周期短。接下来还有两茬传统品种的黄桃,分别是中熟和晚熟的。”
记者了解到,在引进早熟新品种以前,往年的黄桃都是在8月12日左右开始上市,到9月初就已经采摘完毕,上市期只有短短的20多天。而引进了早熟品种后,上市期提前了,前后三茬的产量也大有增长,果农也体会到了“错位经营”带来的甜头。
在吃口方面,马伟民坦言早熟黄桃因为生长周期短,其糖度较传统品种略低。价格上和往年保持不变,根据品种从10元到15、16元不等。为了保证黄桃的质量,果农们普遍使用有机肥,如黄豆和菜饼、鸟粪等。
早熟的品种产量有限,目前还没有迎来采摘的高峰,不过依然有市民慕名前往购买。“等到8月中旬,进入丰产期后,就会迎来市民采摘游和购买的高峰,新鲜多汁的黄桃现采现吃”,马伟民喜滋滋地介绍。
往年,像马伟民这样的果农,销售水果大都是通过购买者慕名前来,发往各地,或者参加各类果品展销,果品节,以及采摘游的方式。今年,高新区的果农们销售水果又多了一个平台———高新区首个果品交易市场在东渚镇中村村开建,7月初就可以投入使用了,使果农的销售经营向市场化发展。“到时候肯定也会去交易市场销售黄桃”,马伟民笑着说。

□商报记者姚雨洁
本报讯每年“小满”节气一过,樱桃、杨梅、枇杷便排着队上市了,让人一饱口福。枇杷还没吃过瘾,这两天,镇湖早熟的黄桃“锦香”也悄然上市了。早熟的品种虽然只占所有桃园的一小部分,却因为抢占了时间上的“先机”,让市民可以提早尝鲜。
昨天,记者在早熟黄桃的种植户,镇湖的贡山黄桃园内看到,看似外表一样的桃树,桃子的大小却完全不同:有的树上桃子已经成熟,工作人员忙着采摘;而另一些树上的桃子只有鸡蛋大小,青涩地挂在枝头,工作人员正在逐个给他们套袋。
园主马伟民告诉记者,早熟的黄桃品种“锦香”种植面积5亩,产量1万斤左右,是他7年前从上海农科院引进的,今年,已经是结果的第三年,产量也是最高的一年。“能提前上市,主要是由于这种品种的黄桃生长周期短。接下来还有两茬传统品种的黄桃,分别是中熟和晚熟的。”
记者了解到,在引进早熟新品种以前,往年的黄桃都是在8月12日左右开始上市,到9月初就已经采摘完毕,上市期只有短短的20多天。而引进了早熟品种后,上市期提前了,前后三茬的产量也大有增长,果农也体会到了“错位经营”带来的甜头。
在吃口方面,马伟民坦言早熟黄桃因为生长周期短,其糖度较传统品种略低。价格上和往年保持不变,根据品种从10元到15、16元不等。为了保证黄桃的质量,果农们普遍使用有机肥,如黄豆和菜饼、鸟粪等。
早熟的品种产量有限,目前还没有迎来采摘的高峰,不过依然有市民慕名前往购买。“等到8月中旬,进入丰产期后,就会迎来市民采摘游和购买的高峰,新鲜多汁的黄桃现采现吃”,马伟民喜滋滋地介绍。
往年,像马伟民这样的果农,销售水果大都是通过购买者慕名前来,发往各地,或者参加各类果品展销,果品节,以及采摘游的方式。今年,高新区的果农们销售水果又多了一个平台———高新区首个果品交易市场在东渚镇中村村开建,7月初就可以投入使用了,使果农的销售经营向市场化发展。“到时候肯定也会去交易市场销售黄桃”,马伟民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