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余安全和他的“抱团经营”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重庆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63票  浏览6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5月02日 11:15

  

安全(左一)在查看柑橘虫害。记者彭瑜摄

  长寿区石堰镇连续半年没下过透雨了。4月28日,麒麟村党委召开了一次抗旱会议。有村民担心,可能会因干旱又要打一场“抢水战”。
  
  “不会的,900户村民都是2300亩果园的主人。”村党委书记余安全拍着胸膛称,因为现在村民不再是各自为阵,而是“抱团经营”了。
  
  价格战引发土地“抱团经营”路
  
  麒麟村饱尝过各自为阵的苦头。
  
  一斤水果从树上到运出去,再到市场上出售,果农究竟卖了几个钱?中间商吃了好多差价?水果摊贩挣了多少钞票?余安全对这个最有发言权——
  
  从20岁开始,余安全在重庆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水果;6年后,他又从简单的零售转向了长途贩运批发,新疆葡萄广西甘蔗四川柑橘、陕西和河南的苹果等,他都熟得不能再熟。
  
  “自种自卖,迈开中间商。”1998年,余安全回村,以每年每亩300元的租金流转了34亩土地,种上了枇杷苗。他想“一步跨进”,带领村民发财。
  
  “一亩枇杷收益达六七千块钱,比种粮食要高出十余倍。”短短两年,村民跟着余安全种枇杷600余亩,都尝到了种植水果的甜头。余安全也因此当选为原黎明村村委会主任。
  
  然而,市场行情有高有低,可村民们却“稳不起”,一遇价格下滑,就急于出手,害怕枇杷烂在手上。
  
  “最低价格卖过2元一斤。”余安全回忆,2004年,枇杷价格下跌,贩子进村收购,村民担心卖不出去,李家卖8元一斤,张家就只要5元一斤,结果一场价格厮杀,最后不到2元一斤,大家竟还争着卖。
  
  “乐了贩子亏了村民。”余安全说,各自为阵的“小作坊”必然引起价格厮杀,“只有‘抱团经营’才是出路。”
  
  14场坝坝会孕育出“农民公司”
  
  2004年,原黎明村、麒麟村、药王村合并为麒麟村,全村土地达4000余亩。同年,长寿区开始大规模发展柑橘产业。新任麒麟村党委书记余安全认为,村民再也不能单干了。于是,他开始谋划土地“抱团经营”。
  
  “‘抱团经营’不就是走回头路吗?”有村民说,土地承包到户刚吃几年饱饭,又要拿到一起经营,这不是又要吃“大锅饭”?也有村民认为“抱团经营”好是好,投资谁来拿?收益怎么分?大家一时心里都没数。
  
  短短几个月里,余安全带着村里一班人进村入户开起了“坝坝会”——
  
  “老张,你家5亩田地收入就是3000来元?”、“兄弟,你在外打工每月收入2000元,回家栽秧打谷车费200元,耽搁工钱是不是800元?”……
  
  4组组长余礼超至今还记得,余安全将村民的家底掀了个底朝天,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的经营模式,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技术不到位,“抱团经营”能避免这些问题。
  
  “14场坝坝会孕育出‘农民公司’。”党员干部带头、胆大的村民领先、外出务工户闲置土地集中,2005年,508户村民的514亩土地实行“抱团经营”,村里成立了宗胜果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362.03万元,其中土地折资入股253.4万元,农户出资股金15万元,并与落户当地的恒河果业公司签订了30年的包销合同。
  
  贫困村“变脸”成了富裕村
  
  “宽阔的路,白白的房,成片的柑橘似海洋……”而今,麒麟村流传开这样一句顺口溜。村民余银城说,10年前,麒麟村没有一条像样的村级公路,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产业,村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余安全的土地“抱团经营”思路让麒麟村从贫困村“变脸”成了富裕村。
  
  “抱团经营”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现在全村990户将2300亩土地交给了宗胜果品有限公司。村委会主任邓恩全告诉记者,土地“抱团经营”解放出了劳动力,全村2000多青壮年外出闯市场、学技术、打工挣钱,人均每年劳务纯收入3万多元;留在家里的老人既当“地主”参与分红,又当产业工人打工,每年全村产业收入120万元。就在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产业的健康发展让村民有了底气。”余安全告诉记者,产业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新农村建设。
  
  现在,麒麟村规划了4个新农村建设点。其中高家坝居民点178户村民已经入住,这里水、电、气、网络、电视等一应俱全,每户每月只交13元钱,就能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物业管理。
  
  “余安全带领大家闯出了一条致富路。”65岁的邓有国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