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四川资阳“老把式”农民提档升级 摇身变成农业专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四川频道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80票  浏览7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11月13日 11:22
  新华网四川频道11月12日电(本网记者周相吉)长期以来,还留在土地上的农民被认为不懂现代技术,多为“老把式”农民。四川资阳市农民刘树文却让人改变了这一看法,他不仅当上农广校的老师,还远赴贵州、重庆等省市进行农技授课,成为“接地气”的农业专家
  
  “弱树施氮肥,旺树要施磷钾肥嘛,每棵树施肥不能一样,要不然明年挂不起果。”11日下午,一脸黝黑的刘树文给村民通完电话,钻进了一片茂密的柑桔树林里。
  
  45岁的刘树文在资阳市雁江区农民中威望甚高,进入11月以来,他每天都要接数十个村民电话,回答关于柑桔的种植和修剪技术。在忠义镇高洞村,村民王用林告诉记者,只要老刘给大家指导果树栽培、管理,果子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几年前,王用林种了2亩多柑桔树,但结出的柑桔都是黑的,卖不起什么价钱。“经过老刘的指导,现在我的柑桔甜得很,能卖到5元一斤。”王用林说,他想再扩大规模,流转土地搞柑桔种植。
  
  刘树文的柑桔栽培、管理技术不仅受到单个农户欢迎,就连承包大户也主动向他请教技术。忠义镇敲钟村村民余茂贤在11社流转了10多亩地种植柑桔,以前也面临挂果少、甜度不够的问题。经过刘树文的指导,这些难题都得到了解决。“关键是修剪和施肥,这是果子品质好坏的关键。”刘树文说。
  
  雁江区忠义镇的一些果农告诉记者,以前一亩柑桔树只能产3千到6千斤,如今能产1万斤,果品质还提高不少,这与刘树文有一定的关系。刘树文告诉记者,以前他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也不懂什么现代种植技术,由于在土地上挣不到钱,他还到外地务工了好些年。
  
  但这个“老把式”农民又如何变成受欢迎的“土专家”的呢?
  
  事情要从当地开展的农民培训说起。2009年下半年,雁江区农广校校长肖琼在忠义镇敲钟村进行招生宣传时,引起返乡农民刘树文的注意。敲钟村一直有种植柑桔的传统,虽然产量大,但柑桔的糖份、外观都不好,卖不起价。刘树文回到家乡,发现本地柑桔产业应该大有可为,此时他刚好碰到农业培训招生,就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当年的创业培训班。
  
  肖琼说,针对类似刘树文这种学员,学校不仅不收取一分钱,还给他们发放误工补贴、车旅费等。当年刘树文在县城与其他学员一起,进行了7天的集中培训。“很感兴趣,老师讲的是与产业有关的新技术及如何创业等知识。”刘树文说,培训结束,他就与几个村民共同成立了资阳市雁江区现代柑桔专业合作社,并被选为理事长。
  
  从2009年开始,刘树文根据学到的知识,在柑桔林里做起来实验。“如何施肥增加柑桔糖份,如何修剪增加挂果量等,一有好的经验,我就投入运用,进行再实验。”刘树文说,他只是爱搞实验和生产,还算不上什么专家。
  
  雁江区农业局副局长李堂贵告诉记者,刘树文不仅带动村民致富,还把技术进行了免费传播,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农业适用性专家。“他种植的柑桔糖度达到12%,普通的只有8%左右,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2013年,刘树文作为雁江区农广校的兼职老师,给农民讲授达到了3000人次,贵州、重庆等周边省市等涉农部门还邀请刘树文前去现场授课。
  
  如今,刘树文在当地名声鹊起,还以技术入股一家农业公司,但他表示学习仍无止境。“合作社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知识我还比较缺乏,有机会还要多学学。”刘树文说。(完)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