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樱桃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湖州:樱桃为媒,牵出乡村绿色产业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湖州日报 作者:李建 韩刚 杨新立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230票  浏览20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5月24日 16:25

  ——我市农事节庆活动现状调查(上)

  编者按:在长兴县泗安镇二界岭毛家村,樱桃的意义远非一般普通水果那么简单,它不仅是农民增收的“致富果”,也是向外推荐宣传、招商引资的一张金名片。在这里,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樱桃节,并且影响日益扩大。在我市的许多乡村,每年都会结合自身产业特点,通过举办与樱桃节相类似的农事活动,连缀出农产品、旅游、生态和文化活动等一串串的亮点和卖点。
  
  从今天起,本报陆续推出深度报道,聚焦包括二界岭樱桃节、安吉溪龙白茶采摘节、南浔含山蚕花节等一系列农事节庆活动,剖析这些活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所发挥出的作用,目的是探寻在这些农事节庆背后的经济发展引擎,从而给乡镇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思路。
  
  5月初的几天里,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的数万游客纷纷赶往长兴县泗安镇二界岭毛家村,这里的樱桃观光园挂满了累累果实。
  
  收获季节,树头的樱桃熟了,当地政府倾力举办的樱桃节,让前来采摘、游玩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果农则用可口的樱桃,换取了丰厚的收入。据初步统计,今年毛家村有800亩樱桃挂果,产量达150多吨,在樱桃节期间销售收入约600万元。而在今后的两到三年内,这个村成熟挂果的樱桃树将达到2300亩。
  
  记者了解到,当前泗安镇正在采取措施,引导农民走从传统农业向旅游休闲农业转型这条重要途径,以2300多亩樱桃园为基础,推广集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目前260多户种植樱桃的果农每年平均每户仅樱桃一项就可以收入4万多元,樱桃采摘游更成为当地乡村的特色旅游项目,其中今年樱桃采摘游带动当地餐饮、购物等其它消费380多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80多万元。
  
  泗安镇农办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举办樱桃盛会的初衷,就是以樱桃为媒,搭旅游舞台,唱经济大戏,促开放发展。”
  
  10年内价格翻了30倍:“樱桃热”鼓了农民钱袋子
  
  长兴县泗安镇二界岭毛家村村民余应海对记者说:“今年樱桃卖得特别好,开摘3天后基本就没剩多少了。”5月5日至5月10日,一年一度的樱桃节在二界岭如期举办,今年已经是第六届。
  
  和大多数毛家村村民一样,余应海家里也种樱桃树,面积有5亩左右。他说,今年因为天气原因,开摘时间推迟了,产量也比去年少了四分之一,“原来还有点担心,生怕行情不如往年,可是樱桃节开始后我发现,来的客人比往年都要多,我跟老伴挑了几筐樱桃,眨眼功夫就卖完了,品质好一点的都卖到80元一公斤,差一点的也要40多元,抢手得不得了。”
  
  近年来因为樱桃节而催生的一股“樱桃热”,让毛家村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将樱桃销售一空,帮助大家走上致富路。
  
  于满财,土生土长的毛家村村民,孩提时代爬树摘樱桃是他最美好的成长回忆之一。“我们家种樱桃有20年了,以前种樱桃树就跟现在种盆景一样,压根没想到还能带来经济效益。现在可不同了,樱桃树是大家增加收入的摇钱树。”于满财种樱桃有七八年了,从最初的3亩樱桃林发展到了如今的6亩,其中3亩还是“乌皮”新品种,去年一年在樱桃上的纯收益就能买辆小汽车。
  
  为了规范樱桃的种植和发展,前些年村里成立了早红樱桃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胡启荣说:“二界岭樱桃种植历史已有100多年,原来村民都是在房前屋后种几棵,采摘后挑到长兴县城去卖,价格很低。”胡启荣回忆说:“真正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大规模发展,还是第一届樱桃节举办以后,四方游客纷至沓来,让二界岭人气暴涨。这几年我们通过土地流转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引进新品种,到今年基地加农户的总面积为2300亩,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樱桃树。”
  
  “这几年,村里建起了樱桃园基地,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旅游模式,吸引了大批游客造访。以樱桃节为媒,曾经滞销卖两三元一公斤的樱桃现在普遍卖到了六七十元一公斤,10年内翻了30倍左右。”村支部书记魏发顺说:“今年樱桃节举办前3天,投产的20万公斤樱桃就卖出了15万公斤,能够卖得这么快,多亏了党委、政府加大宣传,为樱桃节积攒了众多人气,为村民带来了财气。”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