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栖霞40万亩果园步入老龄化 打响改造第一枪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烟台日报   发布者:olaiya
热度176票  浏览19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1月21日 12:24
  山东栖霞市现有苹果园70万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栽种的将近40万亩。这就意味着,栖霞市超过一半的苹果园步入老龄化。“苹果行业里,栽种20年的就进入了衰老期,超过25年就是老龄果园了。”栖霞市果业发展局局长孙召文告诉记者。
  
  为什么要更新老果园?郭家埠头村村委主任王胜芝说:“老果树结的果子不适应市场了。”今年,栖霞本地收购的规格80毫米以上新品种苹果每斤价格3.5元左右,而同样大小的老品种每斤2.1元还不好卖。
  
  山东栖霞市蛇窝泊镇郭家埠头村南边的苹果园里,已经伐倒的苹果树横七竖八地躺在地里,远处两辆大车上,随着工人上下忙碌,苹果树枝越垒越高。
  
  “这片果园都有20个年头了,果子结的少了,个头也小了,有些树还枯死了,果树一老就该伐了。”路过自家地头,村民臧志强看着已经倒下的苹果树,嘴里念叨着,没有想象中的留恋和惋惜。
  
  郭家埠头村是个典型的丘陵村,全村142户种了近700亩果园。在栖霞市启动的这轮老果园更新改造计划中,郭家埠头村拿出131.5亩老果园作为试点果园。
  
  “村里请来挖掘机把老果树挖掉、清理走,再把地给翻一遍,政府免费送树苗,不用老百姓出一分钱。”臧志强家有6亩苹果园,这次纳入试点的有1.5亩,在他看来,“20年以后的果树都老化了,老百姓自己伐也是伐,政府统一改造,还少操了一份心。”
  
  据悉,栖霞市现有苹果园70万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栽种的将近40万亩。这就意味着,栖霞市超过一半的苹果园步入老龄化。“苹果行业里,栽种20年的果树就进入了衰老期,超过25年就是老龄果园了。”栖霞市果业发展局局长孙召文告诉记者。
  
  为什么要更新老果园?郭家埠头村村委主任王胜芝说:“老果树结的果子不适应市场了。”今年,栖霞本地收购的规格80毫米以上新品种苹果每斤价格3.5元左右,而同样大小的老品种每斤2.1元还不好卖。
  
  “新品种上色快,几乎全红,老品种上色慢,还不均匀,这一比,哪能卖上好价钱!”王胜芝告诉记者,不光果子质量赶不上新品种,就连产量和大小也没法与新品种比。郭家埠头村那片正在更新的老果园今年每亩产量仅有5000多斤,最好的才达8000斤,规格80毫米苹果占比不到30%;而新品种一般亩产都在1.2万斤左右,规格85毫米的苹果能有60%以上。
  
  16日下午,在栖霞市老果园更新和新植园栽培模式现场会上,栖霞市副市长鲁明义道出了老果园更新的紧迫性:“栖霞苹果栽种的时间比较久,那40万亩老果园就像老人一样,人一老,病就多了,产的果子不好吃了,这是自然规律。这几年陕西、山西那边的苹果有后来居上的势头,一个七八十岁老头和一个二十岁小伙赛跑,取胜的几率又有多大呢?”
  
  “村里老百姓一听说有这么个试点,大部分果农都积极支持,他们眼光看得远,也意识到了老果园存在的问题。”郭家埠头村试点老果园几乎涉及到全村140多户人,老百姓的反映还是出乎王胜芝的意料,“伐掉老果树,栽上新苗,起码在四五年内果树不挂果,老百姓这一块收入就没有了,不过,新树长成之后,一两年就能把过去几年的收入扳回来。”
  
  “老百姓和政府现在都意识到,咱栖霞苹果单纯以数量取胜已经没有啥意义,提高苹果质量才能永葆品牌长久,怎么提高质量,靠好的品种,也靠新的管理模式。”现场会上,孙召文如是说。
  
  记者采访获悉,郭家埠头村131.5亩试点果园,将纳入合作社集中管理,果农可以入股,严格按照科学要求确定株行距、施肥。“老果园更新之后,我们探索合作社管理模式,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家一户来搞,对于那些树龄在20年以下的果园,如果生长得太郁闭,通风透光不好,产量和质量也上不去,我们搞试点,进行改造。”在栖霞市官道镇孙疃村一处果园边,孙召文向记者讲起了年轻果园改造的方法,隔一伐一、隔行除行:“短期内苹果产量可能少了,苹果质量肯定是上来了,改造以后,产量会逐年恢复。”(程凤)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