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孔庆福向游客介绍千年板栗树 新华网天津频道6月28日电 在蓟县山区,百年以上的板栗树随处可见,前甘涧村这棵板栗树,经林业工作人员测算,树龄应在千年以上。这棵古板栗树胸围4米,树高16米,树冠东西20米,南北21米,这棵栗树年势...
7月3日下午,市科技局组织召开了优质板栗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会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及唐山市科技局等单位专家教授出席会议。 与会人员就我市优质板栗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意见,并就我市板栗产业存在单位面积产量低、产品加工少...
一半山区一半平原的怀柔,每年收获成千上万吨的农副产品,田间地头的红果、白薯,经过几十道工序的“脱胎换骨”,走进了高档商场和大型超市。 近几年,在怀柔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风生水起,这些企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
近日,云和县与浙江盛美园艺有限公司签订科技合作项目协议,计划对该县石塘镇1.2万亩板栗林进行杨桐、柃木套种。 杨桐、柃木为山茶科的常绿乔木或灌木,日本民众常用杨桐或柃木插放在庭堂上方供神、祭祖等,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杨桐、柃木主要销...
作者:温来升;柴亚军;刘建玲05-2909:36:23 日前,来自安徽省的大红袍、处暑红等10余个板栗新品种“入住”北京怀柔区板栗“基因银行”。经板栗种质资源圃成功抚育,适宜品种将广泛种植推广,成为怀柔板栗产业的“新军”。 板栗是怀柔区第一大农业...
六渡河村以板栗文化为纽带,以乡村旅游为龙头,打造板栗经济品牌。通过对村里沟域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打造京北栗乡溪谷,怀柔西部栗花沟。去年每户增收1.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1128元。 村内以花岗岩风化积层为主的自然沟谷,水源丰富,适宜板栗等多种果...
今年以来,宁陕林农充分享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凭借多年板栗发展的基础,掀起了板栗嫁接和栗园管理的热潮。 宁陕县板栗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特别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后再次掀起了板栗建园的热潮,至2005年已建板栗园23万亩。昔日,由于林权不清...
12日上午,笔者在湖溪镇郭宅一村“结石洞”风景区里发现一棵板栗树的树叶上长出许多刺样的东西,不知是不是板栗树生病了? 该风景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称,不知何故,全景区内只有这棵板栗树在树叶上长出密密麻麻的刺样的东西(如图)。 【相关链接】板栗...
4月13日凌晨,广东河源市东源县顺天镇枫木、横塘等5个山村不同程度地遭受到龙卷风、冰雹的突然袭击,导致当地大片农田受灾,数千株板栗树被龙卷风摧倒,据当地相关部门昨日下午统计,直接经济损失估计逾达860多万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当天凌晨2时30分...
京郊第一大面积果品板栗,曾因为病虫害严重,产量和品质大大下降。最近通过专家验收的、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承担的“板栗密植低产园改造技术推广服务”项目,通过引进优良品种、调控树体营养、栗园间作和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加强了核心示范园和...
栽植一棵板栗树,一般要五年才能见果,如果对老的板栗树进行嫁接改造的话,则可以实现“一年嫁接、二年见果、三年丰产”。今年春季,岚山区黄墩镇开始对4万株树龄老化、树势衰弱的栗园进行“高接换头”,让其“返老还童”,焕发生机。 近日,在黄墩镇青年...
本报讯 (通讯员苏玉清)日前,延庆县四海镇首期板栗田间学校在岔石口村正式开课。 据了解,自上世纪70年代,岔石口村便成片栽植板栗、核桃、苹果等集体果园,目前全村已种植板栗3000余亩。但由于多数村民不懂果树科学管理,造成多数栗树长势不旺。为此,该...
3月18日,北京市农科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承担的“农村科技协调员专项课题—板栗密植低产园改造技术推广服务”课题通过专家验收。该课题针对北京不同类型板栗密植低产园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依托农村科技服务港,大力实施板栗密植低产园改造技术成果的转化和示...
近年来,作为湖北省罗田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罗田板栗基本形成“乡乡镇镇有基地、村村组组有栗场、家家户户有栗园”的产业格局。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最重要的是在商标中丢失了“罗田”这一亮点,直接影响了罗田板栗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关...
怀柔区2006年开始研究有机板栗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及害虫综合治理技术,成功后推广实施。三年来,累计推广面积7万亩,直接减少损失1500余万元,可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约2380万元,同时更是产生了极大的产生生态和社会效益。 作为北京市生态涵养示范区,也是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