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袭密云栗子落一地 市气象台台长解释为什么感觉今年雹子下得多 本报讯 (记者 许前程 牛伟坤) 最近一段时间,本报曾报道顺义、通州等郊区县出现冰雹灾害,果农损失严重一事。昨天下午4时许,密云县冯家峪镇又降下冰雹,冰雹直径约2厘米,这一次...
近日,由河北栗源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北美客多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京东板栗商品化处理技术开发”项目圆满完成各项研发内容,顺利通过唐山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为京东板栗商品化开发摸索出一条新路子。 “京东板栗商品化处理技术开发”项目是“燕山板...
湖北日报讯记者 张茜 通讯员 王峰 冬日的暖阳照在罗田县大河岸镇闵家河村板栗园里,一排排刚刚涂白、整齐划一的栗树在寒风中傲然挺立,显得格外精神。 在罗田县,这样的板栗基地有365个,板栗种植总面积达100万亩,年产量6万吨。 板栗经营户...
微信,最初只是一种社交工具,如今,它的功能越来越多,卖化妆品、卖衣服,帮果农卖苹果、帮菜农卖菜……这不,最近微信朋友圈又兴起了卖板栗。最近几天,不少朋友圈都在传着这样一条消息:“#靠谱帮转#板栗200吨,有买的联系,4.5元(5.5元)一斤,真诚感谢了!...
和合承德网 记者 张宇 通讯员 李呈祥 金秋时节,记者驱车来到兴隆,越过一座座绵延起伏的小山丘,便到了兴隆县蓝旗营镇万亩板栗示范园。 镇工作人员安彦羽告诉记者,“你们看到的树全部都是板栗树,是果农的‘摇钱树’。” 蓝旗营镇大部分位...
目前正值板栗的采摘期,在我县金坪民族乡的板栗园,葱茏茂密的板栗树叶下,一颗颗青绿色的板栗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果实将板栗树压弯了腰。果农们个个喜笑颜开,忙着用工具采摘掉落地上的成熟板栗,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近年来,我县把板栗生产当作特色产业...
秋季是板栗上市的季节。天气一冷,热乎乎的糖炒栗子又成了街头受欢迎的炒货。记者走访青岛市场发现,相比去年,今年栗子产量大跌,价格也水涨船高,比往年高出近五成,喜欢吃栗子的吃货们抓紧时间尝鲜吧。 产量缩水市场少见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团岛...
说起板栗,在信阳人的记忆里有一个绕不开的企业--华栗公司。该公司生产的蜜力牌板栗果茶,曾经是信阳人春节走亲访友的必备佳品,是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眼里和健力宝有得一拼的饮品。如今,它的辉煌早已成为过去,在它之后,能叫得响名字的板栗生产加工企业,寥寥...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毛观敏、方宏志)9月11日,笔者在湖北绿润食品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一箱箱贴有精美的“罗田板栗”地理标志商标的板栗罐头正整装待发,准备启运出口。公司魏老总兴奋的告诉我,“有了罗田板栗地理标志这块金字招牌,我们打入国际市场的底气更足...
本报9月15日讯(记者高晓飞)眼下,栗子迎来了丰收期,虽然和去年相比价格上高了一大截,但是由于今年雨水很少,导致产量并不乐观,这也让很多种植户并不乐观,“去年丰产不丰收,今年价格高了产量又很低。”三庄镇的种植户崔先生感慨道。 “去年去批发两...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毛仲文 晏利华 郑吉春)8月31日,罗田现场销毁了2358个仿冒“罗田板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罐头包装盒,并监督该地厂家将没有检疫证明的4.5吨蕲春板栗退回原产地。 “我们的板栗商标得到了保护,就再也不愁销量了,也能卖个好价钱。”...
近年来,江边乡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板栗产业。采取“农技人员+科技+农户+基地”的模式,以挨村、宁就2个村委会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委会种植板栗6000余亩,8月初已开始大量上市。据悉,今年该乡板栗总产量达260余吨,...
这几天,渤海镇年已古稀的栗农、“发明达人”铁匠张生还在自家的作坊里忙碌着,他正手工制作着苇店村村民预定的高枝剪。“开春,农机研究所就买走了30把,邻村村民都没订上,送走农机研究所的30把,我还得给乡邻赶。”张生虽是手工艺人,但他还是以种栗子为生,制...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21日电 “栽苗的时候一定要将土块拍细,苗根系舒展,再将湿润的土壤进行回填。”贵州省镇远县大地乡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正来回穿梭在地头指导村民如何种植大板栗苗。 2014年初,镇远县大地乡党委提出了加快推动全乡产业转型,帮助村民...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顾大鹏、郭振畅)近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迁西县远洋食品有限公司的“栗之花”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至此,迁西县板栗产业中国驰名商标达到3枚,分别是迁西板栗、紫玉和栗之花,省著名商标7枚。 为有效保护迁西板栗这一特色农产品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