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
3.1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对症用药 要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不同的时期选用最有效的农药品种和适宜的剂型、合适的浓度进行施药,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不但效果差,还会浪费农药,延误防治时机,甚至对农作物造成药害。以液体状态使用的农药剂型及方法有对水使用的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剂、悬浮剂、糊剂、悬乳剂、浓乳剂、微乳剂、乳油及可直接喷雾使用的超低容量制剂、油剂、气雾剂等。使用最多的是喷雾法有时也用浸种、浇灌、涂抹、注射等施药方法。以固体状态使用的农药剂型有粉剂、颗粒剂、微粒剂、大粒剂、块粒剂、粉粒剂、烟剂等等。使用方法有喷粉法、拌种法、撒粒法及毒饵法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施用方法,以气体状态使用的农药剂型及方法以气体状态使用的农药通常是装在压缩容器内在特殊条件下使药剂气体放出 用熏蒸的方法防治有害生物。
3.2 选择合适用药时机 适时用药对植物保护和病虫防治非常重要。必须根据病、虫情的调查和预测预报,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恰当用药,才能发挥化学农药应有的效果。防治害虫最好在幼虫期用药,此时害虫的抗药力较弱,又未造成大的危害。如防治食心虫等蛀食性害虫,应在幼虫蛀入果实之前喷施药液,若已蛀入果内再防治,则防治效果很差。
3.3 选择合适的用药量 所有的化学农药都有推荐的使用量,在使用时不得随意增减,超过所需的用药量、浓度和次数,不仅会造成药物浪费,还容易产生药害,以致引起人畜中毒,同时会加速作物抗药性的产生,过多消灭害虫的天敌,也会加重对环境的污染和农副产品残留污染增多等现象。如果低于所需的用药量、浓度和用药次数,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使用化学药物要适量,必须根据使用的要求。
3.4 选择合理混合交替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的混合使用将2种或2种以上农药,或将农药与植物营养物质混配在一起施用其目的是随着防治有害生物的需要和农药品种类型的增加而发展的。如果长期使用某一种或某类农药,易使害虫或病菌产生抗药性。合理混用化学农药不仅能兼治多种病虫害,省药省工,还可防止或减缓害虫或病菌产生抗药性。在作物整个生长季节,即使防治同一种病或虫,也不宜长期使同一种化学农药,而应几种农药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减缓病虫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在混用过程中要考虑混用农药间的交互抗性、增效作用及各单剂间的适当比例农药混用后的作用是复杂的混用不合理可能使药效降低甚至完全失去活性,也可能使作物产生药害而减产,必须提倡科学混用不能乱混乱用。
3.5注意使用的安全性 化学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与日剧增。操作人员最容易受到安全的威胁,在配药、喷药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农药污染皮肤,施用完后必须清洗手,要穿专用的衣服。在中午高温时,不要喷洒高毒的化学农药,且连续喷药时间不能过长。在操作现场必须妥善保管好各类化学农药,防止人畜误食而中毒。在使用化学农药之前,必须认真阅读其相关说明书,严格遵守按其剂量使用浓度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确保安全使用,减少或避免药害事故发生。各种农药在施用后分解速度不同,为保证消费者安全,残留时间长的品种不能在临近收获期使用,应按其规定的在不同作物上的“安全间隔期”而在收获前停止使用。还要注意防止污染附近水源、土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