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设立枣缩果病防治试验基地 早日攻克难关
长城网保定10月18日电(李红叶 田进宝 李艮春)10月18日,从唐县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枣树好果率达到90%,表明今年联合开展的枣缩果病防治研究成效明显。
据唐县林业局局长赵灵安介绍,今年在该县羊角乡木兰村设立枣缩果病防治试验基地,邀请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主任毛永民研究员联合攻关,共同协作,采取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开展枣缩果病防治研究。8月底调查,该基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枣树缩果病发病率低于2%,对照发病率为50%以上。在果实采收前的10月2日调查,该基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枣树好果率达90%,而对照好果率低于10%,枣缩果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枣缩果病是我国各大枣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枣果,引起烂果和落果,大发生时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近年来研究表明,枣缩果病是由细菌感染后引起的病害,发病与枣果外皮破损有直接关系,也与枣果的发育时期有关,防治难度很大。唐县是河北省红枣大县,年产量达1万吨,是当地支柱产业之一。但近几年,枣产区枣缩果病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导致枣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个别地区甚至严重发生,大大降低果农的经济收入,阻碍红枣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防治迫在眉睫。鉴于此,唐县借助外力进行攻坚,力争防治技术在短期内实现突破。并且实验基地选在该县红枣生产核心产区,具有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明年和河北农业大学继续合作,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范围,争取早日攻克枣缩果病防治难关,扫除这个红枣产业发展障碍。”赵灵安满怀信心地说。
据唐县林业局局长赵灵安介绍,今年在该县羊角乡木兰村设立枣缩果病防治试验基地,邀请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主任毛永民研究员联合攻关,共同协作,采取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开展枣缩果病防治研究。8月底调查,该基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枣树缩果病发病率低于2%,对照发病率为50%以上。在果实采收前的10月2日调查,该基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枣树好果率达90%,而对照好果率低于10%,枣缩果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枣缩果病是我国各大枣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枣果,引起烂果和落果,大发生时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近年来研究表明,枣缩果病是由细菌感染后引起的病害,发病与枣果外皮破损有直接关系,也与枣果的发育时期有关,防治难度很大。唐县是河北省红枣大县,年产量达1万吨,是当地支柱产业之一。但近几年,枣产区枣缩果病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导致枣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个别地区甚至严重发生,大大降低果农的经济收入,阻碍红枣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防治迫在眉睫。鉴于此,唐县借助外力进行攻坚,力争防治技术在短期内实现突破。并且实验基地选在该县红枣生产核心产区,具有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明年和河北农业大学继续合作,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范围,争取早日攻克枣缩果病防治难关,扫除这个红枣产业发展障碍。”赵灵安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