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果农的贴心人 记一心为民的好干部李华玲
有人形象地称她为“李膏药”,目光时刻锁定大客商,一旦“粘”上,甩都甩不掉
发展猕猴桃最终目的是让农民致富,把枝头沉甸甸的猕猴桃变成真金白银装进农民的口袋。
这些年,除了推动农户实行标准化种植、无公害种植,使西峡猕猴桃具有过硬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外,李华玲琢磨的另一项大事就是开拓销售渠道,将目光锁定大客商。
西峡位居伏牛山南麓,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使西峡猕猴桃曾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
李华玲常常对桃办的人说:“咱虽然是山里人,可是眼光、思想要和外界接轨,用现代意识经营猕猴桃。”
她利用难得的到外地参加会议、论坛的机会,不停地捕捉信息,寻觅目标。
有人形象地称她为“李膏药”,是说她对于客商及有用的信息,一旦粘上,甩都甩不掉。
2010年,在四川举办的一次猕猴桃论坛上,李华玲了解到,中国猕猴桃协会主席、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黄宏文也来了。她虽胆怯自己的卑微,但一想到农民手里那些卖不上好价钱的猕猴桃,李华玲的勇气一下子就来了。
眼看会议就要结束,再说不上话,就意味着一个绝佳机会的错失。
在最后那天聚餐的间隙,李华玲硬是挤到黄宏文身边,用家乡话说:“黄主席,西峡猕猴桃种植规模大,质量也好,可是缺大的销售渠道,您认识的人多,给西峡猕猴桃找个‘好婆家’吧。”
黄宏文被眼前这个农家妇女模样人的诚意打动,向她介绍了联想控股。
此后,李华玲又粘住了联想控股,几经努力,2011年5月18日,联想控股华夏联诚果业落户西峡,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联想控股打造的第一个农产品项目,在西峡投资5个多亿,征了几百亩地,一是建冷库,二是深加工。联想集团自己还做了一个1000亩的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收购猕猴桃的价格是市场的1.8倍。
在长期的合作交流中,李华玲与浙江、上海、山东、湖北、广东等地一大批客商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每年春节,李华玲不给领导拜年,不串亲戚朋友,却要给客商一一寄去贺年卡,还要在初一上午到办公室里,给客商和加工企业老总一个一个打电话,送去新年的祝愿和问候。
李华玲的丈夫陈继定说:“给客商拜年记得跟谷种似的,10来年,年年不落。”
凭着李华玲的执着,这些年,先后有华邦、广州MG计航公司、果然风情、哪吒、兆丰、华夏联诚、日本西尾等15家猕猴桃大型企业及客商入驻西峡,积极开展鲜果收购、果汁、果片、果脯、果酱、果粒、果酒、罐头等系列产品加工,从根本上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西峡猕猴桃产业链条已具雏形。
李华玲一心想让乡亲富起来的韧劲儿,终于引发了“蝴蝶效应”。
2006年,“中国·西峡首届猕猴桃产业战略发展国际高层论坛暨产销见面会”在西峡召开,国内外知名猕猴桃专家及从事猕猴桃加工、销售的企业家“云集”西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