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十万果农的贴心人 记一心为民的好干部李华玲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河南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57票  浏览27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5月28日 15:41


  
  现如今,该论坛已在西峡举办3届,吸引了新西兰、韩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客商前来进行学术交流、签订购销合同。
  
  西峡猕猴桃真正实现了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神奇跨越。
  
  陈继定这样评价她,“她这人心眼实,干工作‘一根筋’,别人信她”。
  
  华玲生下不久父母就离异并出走了,她是丹水镇王岗村一对贫苦夫妇的养女,从十几岁开始,就担水、劈柴,早早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对人民群众有着朴素而又无比深厚的感情。
  
  用李华玲自己的话说,只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真心为农民做点事儿,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儿,就没有打不动的硬心肠。
  
  “物质上少一分欲望,心里就多一分舒坦”
  
  同事眼里出名的“老抠”,外出考察随身带泡面、从来不打的
  
  6000多个日日夜夜,200多个村村寨寨,走过数不清的沟沟壑壑,由于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猕猴桃生产一线,55岁的李华玲落下一身疾病。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头痛、头晕、心悸、失眠常常折磨得她不堪忍受,身体严重透支。
  
  她随身携带的小包里,时刻装着降压药、镇痛剂等十几种药物,从未因病痛耽误过一天工作。
  
  每逢身体不适,家人或同事劝她歇歇,她总说:“等退休再说吧。”
  
  “李大姐,咱们去吃一顿肯德基行吗?不花公家钱,我请客。”2007年5月,和李华玲一起赴京参加农业部组织的项目培训会的同事袁云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清晰如昨。
  
  “当时会期6天,为了节省出差费用,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驻地旁边一个专供农民工就餐的小店吃饭,一天花费5块钱,吃得我的胃直疼。会议快结束时我提出请她一起去吃肯德基,当时西峡还没有洋快餐,算是尝个鲜。”
  
  “还是你自己去吧,那东西我吃不惯,我就在这儿吃。”李华玲婉拒了袁云凌的邀请。
  
  在同事眼里,李华玲是出了名的“老抠”。
  
  陪同她到北京、哈尔滨、西安、杭州等地出过差的同事,都清楚她有两个习惯:一是出行不打的,一律坐公交;二是很少进饭馆,将就吃泡面。
  
  2005年到陕西考察,为方便考察借了一辆车,临走时专门装了几箱方便面,她一路净吃方便面。李华玲说,“干工作就不能讲享受,物质上少一分欲望,心里就多一分舒坦”。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