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优质苹果不愁销
近日,随着国内苹果行情出现的整体小幅下滑,作为“中国苹果之乡”的静宁苹果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11月5日,笔者深入该县果园大乡(镇)采访得知,静宁苹果今年在价格上与全国苹果趋势保持一致,价格较收购前期、往年同期明显走低,但凭借独有的品质优势和多年形成的品牌影响,静宁苹果目前在收购及销售价格上仍属全国高价位。
苹果收购价“先热后冷”是整体趋势
静宁苹果近期出现的价高无人敢买、价低无人愿卖的情况,其实与全国苹果产销整体形势有很大关联。
11月1日发布的《全国果品(苹果)价格监测与市场预警信息快报》指出,今年苹果增产,销售压力增大;近三年苹果价格连续上涨,制约消费扩大;冷库经营者亏损较为严重,客商对收购持观望态度,苹果市场价格存在下行趋势。
静宁县苹果种植面积年均以5~10万亩的新植速度递增,目前全县果园面积80万亩。今年该县挂果园面积40万亩,产量45万吨,除部分苹果产区遭遇“6·22”冰雹灾害的影响,总体上静宁苹果面积产量呈现双增长的趋势,而苹果收购价“先热”是基于前期果品上市较少、同时受近三年价格连续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所致。
价格落差导致果农“惜售”自存
在静宁果品主产区仁大乡、治平乡,与往年不同,很少见到果子堆放在果园里等待收购的现象,沿途果库前却异常火爆,拉运苹果的农用车排成长队等待自存入库。
在治平乡雷沟村的一果园里,老雷一家人正忙着将地头堆放的苹果装箱。老雷说,国庆前后,有四川的客商来果园收购,当时直径80毫米的苹果价格给到了每斤4.4元,自己要了4.6元,结果没有成交,后来价格急转直下,逐渐变成了4.2元、3.4元直到目前的2.6元,现在就是2.6元的价格,客商收购时也是精中挑精,再加上果子采摘下来时间长了错过了入库的有利时机,果子品质就更不如以前了,所以老雷决定自己装箱存库。
在静宁南部乡镇,与老雷一样选择自存等待市场的果农很普遍,究其原因,一方面,收购商已在前期根据市场需求收购了相当数量的果品,对于超出预期的市场需求则根据当前市场走势持观望态度,暂时处于“缓收期”;另一方面,静宁县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果品贮藏企业也为果农自行选择市场提供了方便,当前40.1万吨的贮藏能力相对于45万吨的苹果总产量,使得果农有足够选择的空间。
优质果品依然是抢手货
在当前行情走低的大环境下,李建平的果品购销之路却是异常走俏。目前他从果农手中收购的SOD苹果直径85毫米价格仍高达6.5元/斤,80毫米价格为5.0元/斤,收购的普通优质果达到75毫米以上的也是4.5元/斤的高价。收购价高位领跑,销售形势也非常抢手,SOD礼品盒12个装每盒卖到188元,8个装卖208元,目前15000盒约10万斤SOD苹果是根据原来的订单收购的,两万箱约70万斤普通优质果已与四川客商达成购销协议。
“种苹果要有投入、有技术,而种出好苹果要花心思,好苹果不愁卖不出好价钱。”这是李建平的致富经,从普果、精品果、SOD苹果、贴字苹果的生产分类到果品、精品、极品、贡品的销售分类,花费心思不一样,品质不一样,价格不一样,市场走向也不一样。
静宁苹果购销总体平稳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省最大的果品出口企业,静宁县常津公司的苹果主要销往新加坡、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并实现了与沃尔玛的农超对接。目前常津公司5万吨苹果库存中,1万吨果品是公司从当地果园收购的,其余4万吨库存属成都、重庆等地客商收购。负责人常继峰说,当前静宁优质苹果被客商已基本收购入库,收购总量与往年持平,果质相对较差的果品正好处于今年市场行情波动期间,销售相对缓慢,部分果农与往年一样选择自存入库,现在留在果园里的优质苹果很少了。但整体上静宁苹果购销平稳,当前价格还是全国最高的。常继峰介绍,自己库存的1万吨果品已陆续走货,发往国内及国际市场,目前边收购边外销,每天可以发出4万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