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山西临猗打造名优苹果之都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发布者:olaiya
热度94票  浏览13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1月12日 13:18
  中国经济网太原11月12日讯(记者乔金亮)山西临猗县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水果基地,全县150万亩耕地,水果面积突破100万亩,年产各类水果40亿斤。日前该县与中国经济林研究会、中国质检协会等单位共同在北京举办临猗名优苹果展示推介会,着力打造名优苹果之都。
  
  临猗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临猗经过农业部对县域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全面检测论证后,被列为国家规划的“苹果适宜种植区”,经过二十多年产业结构调整,临猗已从曾经的粮棉大县发展为现在的林果大县。形成苹果、梨枣、江石榴三条特色经济林带,即“坡上苹果坡下枣,半坡地带石榴好”的产业格局。全县水果面积突破100万亩,其中苹果70余万亩,枣近20万亩,其他杂果10万亩,人均2亩经济林,年产果品达40亿斤,全县水果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全县从事果业生产的农户达10万户,从业人员35万人。先后获得全国苹果生产二十强县、全国枣业十强县、全国无公害苹果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全省一县一业先进县和山西省出口果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县等荣誉。
  
  据介绍,临猗果业生产之所以能取得长足发展,有以下优势。临猗县的地理位置与日本盛产红富士苹果的长野、秋田两县同在北纬35°,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全县地貌呈二坡台地结构,平均海拔高度500米至800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降雨适中,年降雨量512毫米,积温较高,光照时间充足,每年达2753小时,7至10月昼夜温差12℃,为苹果、红枣等水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国家农业部规划的苹果种植适宜区,水果上市时间比周边县市早10至15天。
  
  目前,全县有500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00个无公害精品果生产示范园,8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每个区面积不少于1万亩。园区中,大力推行高新技术,如纸膜双套袋、铺设反光膜、果园种草、性诱剂、杀虫灯等无公害管理技术,高光效树形改造、间伐等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提供系列化优质服务。全县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面积达到52万亩,苹果、枣、梨、桃、杏、甜柿、李子等七种水果通过出口认证。为了解决水果集中上市的矛盾,临猗县十分注重新品种的繁育推广。目前,苹果、鲜枣各形成早、中、晚三大品系。同时,全县共兴建各类大型恒温果库118座,搭建设施大棚枣1.5万多亩,使苹果销售做到了常年供货,鲜枣货架期延长到五个月以上。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水果专业合作社508家,入社农户数达到1万多户,带动周边农户达到8万户。这些合作社内部管理规范,标准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实行了品牌化经营,有的产品已部分进入城市超市或在城市设有直销窗口。
  
  此外,临猗还组织果农到日本和陕西的白水、洛川等地参观学习,通过“政府倡导、专家指导、干部先导、示范引导”的形式,采取“强间伐、大改形、无公害、有机化”等措施,对苹果园进行改造。由县果业中心牵头,重点打造以西里无公害示范园为中心,涵盖北景、闫家庄两个乡镇13个行政村的3万亩省级高标准管理示范区,大力推广果园间伐、果实套袋、果园种草、无公害防治等八项先进技术,同时配备土壤养份分析、农产品残留检测、远程监控等先进管理设施。
  
  近年来,临猗水果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无公害水果产品标志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全县果农人均每年从果树中收入近万元,户收入达5万元的超过总户数的80%,户收入达10万元的超过果农总户数的30%。果树真正成为临猗老百姓的“摇钱树”。全县苹果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到508家;果品深加工企业发展到16家,主要产品有果汁、果醋.果脆、果脯等。
  
  据悉,“十二五”期间,临猗县将继续大力发展“一县一业”,做大做强做精果业,推动临猗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单一型向多元型、分散型向集约型、产地型向外向型转变,打造山西现代农业的主题公园,实现农民收入翻番。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