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让“绿色”成为财富——余庆果蔬走俏国内市场的商业智慧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8票  浏览30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7月07日 14:00
  今年6月初以来,位于余庆县城南部牛场河畔多了道靓丽的风景。
  
  每天从下午4点开始,一辆辆满载着辣椒、茄子、白菜、西红柿、豇豆、桃子、李子等新鲜蔬果的运输车,沿着宽阔的河滨大道向黔中果蔬批发检测交易中心驶去。稍晚,黔中果蔬批发检测交易中心的几个大棚内便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砍价的、过秤的、点钞票、维持秩序的,大家各行其是,整个现场忙而不乱。这一繁忙的景象通常会持续到次日凌晨。
  
  “今年的蔬菜价格走俏,茄子最高卖到3.6元1公斤;豇豆最高卖到5元1公斤;西红柿的价格稳定,每公斤最高3元,从未降到2元以下。每天都有几十辆外地车到这里收购蔬菜、水果,日平均交易量在200吨以上。如果加上直接从基地外运的部分,全县每天的果蔬销售量在300吨左右。”黔中果蔬批发检测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我家种了1亩多豇豆、1亩多礼品西瓜、2亩多无籽西瓜。豇豆已经卖了6500多元,估计还要卖2000元左右;礼品西瓜一亩要产6000斤左右,还没成熟就有人找上门来订购了,每斤出价1.5元。”6月29日,家住白泥镇上里社区的冷应先喜不自禁地对记者说。豇豆、西瓜种的面积不多,却能卖到好价钱,谈及其中的原因,冷应先直言:“我家种的蔬果都是‘绿色’的,现在只有‘绿色’才能带来更多财富。”
  
  让“绿色”成为财富,这是余庆农民走出的一条不同寻常的致富之路。
  
  在余庆,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政府,都十分看重“绿色”、“无公害”这几个字。为了坚持做到“让流向餐桌的都是绿色与健康”这一理念,近年来,政府出资上亿元在田间建灌溉渠、安装溉渠管道和喷洒龙头,尽量使用山泉水灌溉,让蔬菜“喝”上了“自来水”。该县还建有90多个生猪养殖小区,这些小区同时发展蔬菜、水果种植,采取“猪—沼—菜”、“猪—沼—果”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不再使用化肥。放心蔬菜,成为余庆蔬菜发展的品牌
  
  目前余庆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总产量50万吨以上,外销10个省30多个县、市,总产值1.5亿元以上。有6个无公害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11.25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8.25万亩,西瓜、桃、番茄、辣椒、茄子、白菜等12个果蔬新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
  
  “近年来,我县一直在致力于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在对当地传统果蔬品种进行改良的同时,还先后从省外及韩国、日本、美国、以色列、新西兰等引进了近50个优良蔬菜、水果品种。经过努力,已有9种蔬菜、3种水果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上里社区蔬菜基地,在小神寨对面的桃子、橘子生产基地,我们就安装了300多只频振式杀虫灯,用物理方法杀虫,最大控制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明年将向全县推开。”余庆县农经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蒋华说。
  
  为了开拓了省外大市场,余庆县先后引进了两家果蔬经营公司,在稳住省内市场的同时,陆续打通了重庆、成都、长沙、武汉、南宁、广州、深圳等地的市场,开发香港、澳门的蔬菜供应市场,并在余庆建立了7000余亩订单蔬菜基地。
  
  今年初投入使用的黔中果蔬批发检测交易中心,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25000平方米。据省农业厅副厅长吴承斌介绍,这是目前贵州省县级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完备的果蔬批发市场。市场设有面积各为1800平方米的交易大棚5个,还有停车场、蔬菜加工厂、冷库、消防、检测室、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其中,由余庆县黔中果蔬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冷库和蔬菜加工厂,占地近2000平方米,可储藏果蔬2300余吨。据公司经理高崇俊介绍,常见果蔬储藏在这里,保鲜期最长可达1年,当市场上果蔬出现供大于求时,公司就按约定的保护价收购,然后进行精选、消毒、包装、冷藏,待市场需求量增加,价格回暖时,再进行销售,这样就能保证公司和菜农、果农利益的双赢。
  
  经过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的建设,绝大多数菜农、果农都懂得了不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要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物理、生物方法杀虫的道理,并掌握相关的施药技术。白泥镇上里村杨秀勤今年种了2亩西红柿、茄子、辣椒,目前已经卖了15000多元。杨秀勤说:“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今年我家没有用化肥,都是用沼液来施肥,村里安上了杀虫灯,就不使用农药了,现在我家种的蔬菜都是‘绿色’蔬菜了。真别说,这‘绿色’蔬菜就是卖得好,去年卖3角一斤的茄子,今年最低价格都是卖的8角一斤。”
  
  如今,该县农业部门的检测人员每周要带着PR型、CL型检测仪跑基地2次,市场1次,对蔬菜、水果中残余农药及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从源头上保证蔬菜、水果的安全可靠。记者在黔中果蔬批发检测交易中心看到,检测人员在18分钟内即可完成了10个蔬菜样品的检测。“今年以来,县农经站检测了400个蔬菜、水果样品,其中只有两个样品残留农药超标,合格率达99.5%。不合格的两个样品,一个出现在白泥镇,是菜农急于上市,施药后未到采摘期而采摘,被检测人员当即制止;另一个出现在构皮滩镇农贸市场,是从广西某地运进的,那个批次的菜全部就地销毁。”蒋华说。
  
  “现在我们都爱到余庆来买蔬菜,通过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的建设,当地市场上的蔬菜都是放心的健康菜,在我们湖南市场上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一位在贵州做了20多年果蔬生意的长沙老板说。
  
  作者:钱再伦 袁星忠 本报记者 钱诚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