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广东优稀水果如何避免“扩产—滞销”怪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51票  浏览29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8月09日 10:20


  
  市场回应
  
  优稀水果要走向大众消费者

  
  其实,郁南的无核黄皮和连平的鹰嘴蜜桃,遇到的正是当前整个广东优稀水果产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优稀水果种植面积达45%
  
  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在广东全省作为经济作物栽培的水果品种已经达到四五十种。在这数十个品种当中,除了香蕉、柑桔、荔枝和菠萝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传统水果外,还包括大量像郁南无核黄皮、连平鹰嘴蜜桃和枇杷、橄榄、金柚等优稀水果品种。而记者了解到,优稀水果品种已经占据了全省水果种植总面积的45%以上。
  
  与传统的岭南佳果相比,大多数优稀水果品种在广东种植的历史相对较短,产业规模不大,但品质上乘,因此在一些区域乃至整个广东市场都有着不错的销路。
  
  郁南的无核黄皮尽管被发现已经快半个世纪了,但大规模种植不过是近20年的事,目前全县种植面积不过7万多亩,年产量还不到2万吨。而连平鹰嘴蜜桃的种植历史更短,大规模种植才10来年,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只有5万亩出头,年产量不过4.5万吨。
  
  不管是无核黄皮,还是鹰嘴蜜桃,其产业规模都还不到柑桔、香蕉、荔枝和菠萝等传统岭南佳果的零头。这种先天性的优势,使得他们在一开始就避免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上地方政府的扶持,这些品种往往就变得像“皇帝女,不愁嫁”。
  
  往年,就算遇上丰年,在广州的零售市场,记者也难见到大批量的无核黄皮和鹰嘴蜜桃在社区市场上销售,在一些二三线的非产区城市就更不用说了。
  
  此前,连平县政府把鹰嘴蜜桃的扩种面积提高到8万亩时,很多产业人士都发出了反对的声音。特别是中村等一些在这个产业起步较早的果农,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再让他们扩种明显已经后劲不足。如果发动其它镇区的农民来种,无疑是在分食他们的市场蛋糕。不少果农都向记者表示,再扩是不行了,因为鹰嘴蜜桃的市场容量马上就要到极限了。
  
  放下身段走市场
  
  不过,面对这样的问题,广州等一些大城市消费者的反映与果农却截然不同。特别是看到今年广州很多大街小巷都有大量流动商贩在不断兜售无核黄皮时,他们向记者感慨说,以前想要这么方便地买到真正的郁南无核黄皮是不可能的。政府的消费约束政策,使得广东好多优稀水果离开中高端市场,而走向了更大众的消费者群体。
  
  这实际也给最上游的种植户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此前他们所忧虑的扩种瓶颈是不存在的,只要像无核黄皮、鹰嘴蜜桃这类优稀品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放下它们高贵的“水果公主”的身价,从而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的认可和接受,那么,这个市场给它们提供的商业机会是可以无限想象的,至于容量到底有多大,就要看它们如何去主导未来的竞争格局了。
  
  事实上,在记者接触到的多位做产业经济研究的学者看来,以前的无核黄皮和鹰嘴蜜桃,都处在一种产业发展的怪圈里边。但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无底洞地接受一个地方财政的补贴,不管这种补贴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就好比一个孩子不可能一辈子喝母乳生存。
  
  专家解读
  
  与传统水果面临的市场规律是一样的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庄丽娟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对广东荔枝和龙眼等名优水果的调查研究。“无核黄皮和鹰嘴蜜桃等优稀水果当前面临的,实际是荔枝和龙眼曾经的境况。不管是什么水果,面临的市场规律是一样的。”她认为,优稀水果产业要想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必然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市场。走市场就意味着要接受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有可能遇到价格低迷、销售难的问题。因此,果农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认真考虑一些问题了,譬如保鲜技术、运输和营销水平是否能够跟上产量的大幅增长?如何解决每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工价和地价上涨等综合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带来的压力……
  
  在庄教授看来,思考如何面对水果逐步从高利润走向微利的这个问题,比思考市场会不会饱和、什么时候饱和更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