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广东优稀水果如何避免“扩产—滞销”怪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51票  浏览30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8月09日 10:20

  

历来被认为“皇帝女不愁嫁”的郁南无核黄皮今年首度牵手江南果蔬批发市场举行现场推介会。

  日前,恰逢素有“水果公主”美称的无核黄皮上市的旺季。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件咄咄怪事:郁南官员早在一个月前就带着当地产业组织负责人四处跑市场;一周前,该县还史无前例地牵手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搞了一场在批发商看来无比隆重的推介会。
  
  这是怎么回事?无核黄皮是郁南县特有的优稀水果,在果农眼里向来是“皇帝女不愁嫁”的珍品,今年会放下身价来跑市场,全因地方政府对今年黄皮销路作出的危机预判。
  
  半个月前,“中国鹰嘴蜜桃之乡”连平上坪镇的果农也经历了同样的忐忑。今春雨水偏多,连平的鹰嘴蜜桃产业却意外迎来大丰收。然而,今年高端水果大宗消费锐减,果农的桃还像过去那么好销吗?没人心里有底。
  
  广东是全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事实上,以柑桔香蕉荔枝等为代表的传统岭南佳果,每年都经历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果农对任何来自市场的反常现象都可谓司空见惯。然而,对于无核黄皮和鹰嘴蜜桃这类优稀品种来说,在各方呵护下向来销路无忧,遭遇危机后,郁南和连平的果农今年该怎么办?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冯善书实习生陈泽云
  
  1
  
  记者调查
  
  郁南无核黄皮:
  
  等客上门不如出门吆喝

  
  7月30日早上9点钟,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南果批发区前的小广场上人声鼎沸。筹备多日的郁南县2013年无核黄皮(广州)推介会即将开始。
  
  这是郁南大规模种植无核黄皮20多年来,当地政府及产业组织首度与外地大型水果批发市场牵手。作为华南水果批发的重镇,这里每天接待的宾客和货车数不胜数。不过,这一次郁南地方主动伸出的橄榄枝,仍引起了市场管理方的格外重视。
  
  为了让这次活动能够在业界吸引到更多的眼球,郁南县委宣传部专门派出了一名管新闻的副部长叶锦生全程蹲守现场,以便随时为各路记者提供采访服务。
  
  “以前压根没想过要来江南市场开推介会,”郁南县水果生产流通协会会长廖金洪一边擦汗,一边对南方日报记者坦承,郁南水果生产流通协会是黄皮对外输出和流通的主枢纽,历年都承担着全县七八成无核黄皮的分流重任。而今年是个丰收年,现已投产的6万亩无核黄皮,预计将产出约1.88万吨优质黄皮。如何把这么多的黄皮卖出去,是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据廖金洪介绍,无核黄皮是郁南特有的水果,其它地方都没有。由于这种黄皮肉厚多汁,化痰下气,营养价值较高,往年果农只要把它从树上摘下来,根本就不愁卖。像吞吐量这么大的江南市场,往年流通的郁南无核黄皮其实非常少,每天不过一两万斤,比起全县近2万吨的总产量来,无疑是九牛一毛。
  
  他们今年主动出来“吆喝”的反常行为,实际与郁南政府在财政全面缩减“三公消费”的背景下对今年黄皮销路作出的危机预判有关。郁南建城镇一位种植户此前便告诉记者,他种植的20亩无核黄皮每年可收获优质黄皮近2万公斤,今年他得自己找买家了。据他透露,郁南像他这样的种植户有相当比例。
  
  正因如此,江南果蔬批发市场有关负责人对南方日报记者说,郁南政府主动带着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流通协会到珠三角来跑市场,他们计划在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设立直销点,以此来推进无核黄皮与全国大市场的无缝对接。
  
  “实际上,黄皮产业对郁南的农业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迄今,这条产业链已涵盖种植、加工、包装材料、交通运输、果品流通和餐饮等10多个行业,从业人员约20万人,每年为当地创造的经济价值就超过10亿元。”当天带队来广州的郁南县副县长朱永通也坦承,这是一个直接关系逾10万农民幸福的产业。目前,全县的种植面积已超过7.12万亩,将来的规模还要扩大。因此,对果农来说,要想通过这个产业持续获利,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自强不息地走市场。
  
  “以后像江南市场这类大平台,就应该做成无核黄皮对外流通的主渠道。”上述官员指出,只有实现了上游的种植基地与下游的批发市场的全面对接,才能推动郁南无核黄皮由礼品推销向商品销售转变。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