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蕉岭麻坑村300亩柚树九成黄化
疑似感染黄龙病,专家建议应及早砍除病株
柚树黄化速度相对缓慢,一般须等到挂果才会呈现染病症状。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郑丽行) 近期,蕉岭县长潭镇麻坑村300亩柚子树,9成以上出现黄化,经过初步诊断是由黄龙病造成的。黄龙病素来被称做芸香科作物的“头号杀手”,在广东地区,沙糖桔、蕉柑、椪柑等品种是黄龙病的易感品种,大多数人不会想到,抗病能力较强、传染速度较慢的柚树其实也潜藏着暴发黄龙病的隐患。
感病柚树纷纷落果
“这种病2005年开始就有少量发生,但是没有意识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即使感病后也很少作相应处理。”有多年种植经验的麻坑村柚农李南锋介绍,最初只有少部分枝条黄化,没有太在意,仅是将黄化树枝剪掉,没有采取其他防治,“压根没想到是黄龙病”。
然而,从今年6月开始,令李南锋感到意外的事情发生了。300亩的果园出现大面积黄化,还未成熟的柚子软化脱落,还有不少柚子树结出大量形状不规则的畸形果。据李南锋介绍,目前仅他家400多颗柚子树,已砍掉100多棵,整个果园仅3棵完全没有出现黄化。
麻坑村柚农林应元表示,自己种植柚子已有15年,每年多多少少都会砍掉一批黄化的柚子树,但今年的大面积暴发还是第一次。据林应元介绍,前期柚子产量还不错,几乎每一个枝头上都挂满了柚果。但进入6月后,大面积的柚叶开始出现明显发黄,柚子也纷纷掉落。
柚子染病并非首次
据当地果农介绍,黄化现象在当地柚树上并非第一次出现,以前每当遇到黄化他们便会砍树,最早是在1997年。果农说,柚树不像沙糖桔,黄化速度相对缓慢,一般须等到挂果时这些壮实的树苗才会呈现出病害,“这时候成本都投进去了,损失更大。”
蕉岭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果园后指出,在感染过柑桔黄龙病的柚园里继续种植新柚树苗的做法是不妥当的。由于柑桔黄龙病属病毒传播病害,只要是芸香科作物都会受感染,只是感病程度上的不同。
据蕉岭县农业局副局长钟丽萍透露,早在2005年调查时发现柑桔种植园的发病率大约10.5%,高的达45%。然而,经过几年来的广泛宣传和防控,柑桔病害尤其是黄龙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县发病株率下降为7%,仅少数受害程度高的果园达到25%。
病害还需谨慎判别
树体黄化有许多的原因:施肥过多、环割过度、根系长期浸渍、缺素等均可导致此症状,因此,一旦树体出现黄化、黄叶等现象,不能武断的认定就是黄龙病。麻坑村此次大面积黄化是否是黄龙病导致的,目前也尚无定论。
钟丽萍表示目前在麻坑村柚树上出现的病害初步确定黄龙病,但最终结果的断定要等到化验结果出来才能确定。此外,钟丽萍认为有一部分黄化是由于柚农疏忽管理所致,“很有可能是缺素”。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龙病研究室主任邓晓玲教授仔细看完麻坑村受害树体照片后分析,整个果园很有可能染上黄龙病,并指出叶片呈斑驳状黄化是黄龙病的典型症状。然而,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并非所有都是黄龙病,如部分叶片黄化成倒V字型,则属于缺镁症状。
钟丽萍建议,对于疑似黄龙病发生的果园,应当从整个产业及自身的利益考虑,一旦确定植株患有黄龙病则立即砍掉,同时进行全面清园,特别应该注意清除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木虱,或进行改种桃子、李子、蚕桑、梨、木薯等非芸香科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