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拉长产业链做大“桃”文章
本报讯 近年来,萧县通过调整布局,引进优新品种,推广高新技术、实施产品深加工等措施,不断提高桃产业附加值,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包装、保鲜、运输等一体化的大产业发展格局,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增加了农民收入。
水果产业是该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其中桃树种植面积逾10万亩,是继葡萄之后又一规模种植的水果品种。为拉长产业链条,真正做强桃文章,该县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科学布局、标准化栽培。建成了桃苗繁育种植基地,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对外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该县在刘套镇建成了1000余亩的标准化桃苗生产基地,年繁育优新品种1500万株。组织熙可安粮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润森荒山开发公司等企业分别在杜楼镇、杨楼镇、官桥镇、圣泉乡建立了28000余亩无公害黄桃、萧国圣桃生产基地。为使基地内果农真正增产增收,该县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面对面给果农传授无公害管理技术和产供销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
为增加桃产品加工的深度,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封口机3台,连续杀菌机7台,建立IS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年加工鲜桃能力3万多吨,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了保鲜、运输等产业的发展,以桃为产业的生产链初步形成,促进了县域特色经济健康、稳步发展。(黄文峰)
水果产业是该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其中桃树种植面积逾10万亩,是继葡萄之后又一规模种植的水果品种。为拉长产业链条,真正做强桃文章,该县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科学布局、标准化栽培。建成了桃苗繁育种植基地,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对外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该县在刘套镇建成了1000余亩的标准化桃苗生产基地,年繁育优新品种1500万株。组织熙可安粮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润森荒山开发公司等企业分别在杜楼镇、杨楼镇、官桥镇、圣泉乡建立了28000余亩无公害黄桃、萧国圣桃生产基地。为使基地内果农真正增产增收,该县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面对面给果农传授无公害管理技术和产供销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
为增加桃产品加工的深度,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封口机3台,连续杀菌机7台,建立IS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年加工鲜桃能力3万多吨,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了保鲜、运输等产业的发展,以桃为产业的生产链初步形成,促进了县域特色经济健康、稳步发展。(黄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