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关口葡萄如何打造知名品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恩施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3票  浏览25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0月13日 13:54
  又是关口葡萄成熟的季节。走进恩施、建始、巴东等县市,随处能看到关口葡萄的销售点。9月20日,当我们来到建始县花坪乡关口、村坊等村,田间地头散发着浓郁的葡萄清香,正在采摘葡萄的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关口葡萄这一独具特色的产品,承载着当地群众的致富梦想。如何把这个产品打造成知名品牌,让梦想变成现实,是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
  
  提起关口葡萄的来历,关口村的田得丰老人告诉我们:相传清朝末年,一位传教士漂洋过海,来到建始县景阳关一带传教,并把一株葡萄苗送给一户有声望的人家。这株葡萄苗挂果后,果实色泽绿而透明,有如碧玉,果香四溢,回味无穷,成了当地一绝。就这样,当时关口的农民纷纷到这户人家要葡萄苗,并在房前屋后栽种。关口葡萄由此得名。至今,村坊村保留着一根“关口葡萄藤王”,已生长了六七十年,每年可产葡萄数百公斤。到过关口葡萄基地的许多人知道这个故事。这里是景阳和花坪两个乡镇的交界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这里的落差达600多米,昼夜气候截然不同。经过多年的选育,终于有了现在的关口葡萄。
  
  去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罗正荣来此考察后,在赞美这里得天独厚小气候的同时,希望当地相关部门充分挖掘历史渊源,搞好产品原产地保护,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1年起,在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数村一业”特色产业过程中,花坪乡利用村坊村、长槽村适宜种植关口葡萄的条件,着力打造千亩关口葡萄板块基地。2003年,村坊村获得二轮省管党费项目资金10万元,通过党员带农户、以奖代补的办法,连片开发关口葡萄。当年,村坊村发展高标准葡萄园500亩。去年5月,天然果品公司在这里成立了关口葡萄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益寿牌”关口葡萄商标。如今,“益寿牌”关口葡萄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打通了走向市场的绿色通道。每年的葡萄成熟季节,100多名营销大户奔波于城镇和葡萄基地之间。
  
  规模和规范化生产带来显著效益。“过去关口葡萄在集镇上每公斤只卖一块多钱,如今却像‘皇帝的女儿’,在葡萄架下每公斤就卖到七八块钱。”村坊村农民蒋先华说起葡萄就激动不已:“我家的3亩葡萄还没到丰产季节,就卖了3万多元。我们家还不是收入最高的,有一家的3亩葡萄今年已收入8万多元。”
  
  长槽、花掌坡和村坊三个村适宜种植关口葡萄的区域达2000多亩。近3年来,这里每年收入1万元左右的农户有120多户。目前,有800多亩葡萄进入丰产期,产量在1600吨以上。再过3年,关口葡萄进入盛产期,产量将达到6000吨,可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
  
  关口葡萄有了规模后,如何进行规范生产,让产品成为知名品牌?如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许多人在深思。在村坊采访,乡农技站的一位技术员告诉我们,去年因技术问题,仅“走症”就给农民造成100万元损失,今年有几十亩葡萄出现了腐烂现象。关口葡萄适宜种植区只有约2500亩,但因为受利益驱动,一些不适宜地区也种植了葡萄,并打着关口葡萄牌子进行销售。关口葡萄原产地的一些农户销售时将次果混杂其中,损害了葡萄品牌形象。
  
  向绪民曾在乡镇供销社工作20多年,后来组建了关口葡萄专业合作社。他对关口葡萄的前景忧心忡忡。他说,现在每天都有葡萄种植户申请加入合作社,但是合作社不敢接收。问及原因,他算了一笔账:2000多亩葡萄,再过3至5年,产量将达到6000吨,而关口葡萄的最佳采摘期不到30天时间,也就是说,每天要销售300吨以上,这对保鲜期短、运输难、无法进行后期加工的关口葡萄来说是致命的隐患。
  
  业内人士建议,发展关口葡萄应从产业高效化、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等方面作更多努力。要全面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提高产品品质。要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要求,确保产业没有后顾之忧。要制定原产地标志和无公害标志管理标准,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在实施标准化生产、营销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企业及农民信誉卡制度,搞好原产地保护,提高葡萄营销质量,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
  
  品牌是产品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标志。要把关口葡萄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必须重视品牌的创建和培育。要抓好品牌资源的整合,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大力发展区域性的葡萄协会、葡萄专业合作社,通过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把种植葡萄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