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贱伤农”何时了?滞销的为何又是香蕉
近日,记者注意到呼和浩特市的街头巷尾,市民们都在议论一件怪事“土豆比香蕉贵!当前土豆价格为每市斤1.5元,而香蕉的价格每市斤是1.3元”。市民张大爷对记者说:“不只土豆价格飞涨,像大蒜、西红柿等价格也长涨的厉害!”
这样的蔬菜价格是否正常,11月24日记者就菜价上涨现象走访了呼和浩特市东瓦窑蔬菜批发市场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在呼和浩特市东瓦窑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商姚双福向记者介绍:“今年的土豆价格比去年同期贵了40%以上,到了过年的时候还要更贵。这里面的涨价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今年天气干旱少雨,导致土豆产量减产严重,比如呼市武川土豆往年亩产七八千斤,而今年就只有三四千斤了,四子王旗的农作物基本绝收。现在很多都是银川过来的土豆。”
记者了解到,7月份以来,内蒙古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不同程度的阶段性伏旱,全区12个盟市、72个旗县不同程度受灾。由于干旱发生在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和农作物需水高峰期,受灾农牧户损失严重。据统计,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3841.45万亩,其中绝收722万亩。
在呼和浩特市东瓦窑蔬菜批发市场信息采集点,工作人员代女士给记者看了近五天的蔬菜价格表。代女士说:“现在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地的,河北的白菜,山东大葱大蒜等等,自前几天那场雪后,让菜价翻着跟头往上涨,近一个多星期的蔬菜价格是基本稳定的。”
从价格表上,可以看到其他蔬菜低价格,大蒜每市斤4.5元、茄子每市斤2.8元、蒜黄每市斤4.5元、金针菇更是高达15元……对于当前的菜价,市民朱大爷表示:“蔬菜价格每年都在涨,有的快赶上肉价了,现在吃蔬菜,对于我们这些拿退休金的老人来说,吃菜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讲压力太大了,不知道别的城市是否也像呼市一样?”
对于朱大爷的疑问记者从农博网全国部分市场蔬菜批发价格表上看到,与临近的一些城市相比,呼和浩特市菜价普遍偏高。如胡萝卜的批发价为2.4元每公斤,太原的批发价为1.8元每公斤,银川的批发价为2元每公斤,包头批发价为2元。
在采访中,呼和浩特市农调队价格科陈美铃对记者说:“土豆的飞涨属于个例,不代表蔬菜价格普遍暴涨。但最近五年蔬菜价格确实累计上涨了30%多,而水果和蛋禽肉类的价格几年来还是相对平稳。根据他们的调查呼市1到10月份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下降了0.2%。所以目前的涨价是在市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的。他们会密切关注蔬菜价格走向的。”
“对于连年菜价的上涨原因,有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导致蔬菜需求的增长。还有今年城市扩建,近城地区的菜地有的会被征用,征地中如果是建筑物,每平方米能补五六百元。如果是菜地,每亩地只给5万元的补偿款加4500元的清苗费,而种植树苗所得补偿款也比菜地高很多。所以一部分菜农菜地不种菜,改种房屋和小树。此外菜农对大棚技术的掌握和市场的推广不成熟,这些原因导致蔬菜大棚的推广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呼和浩特市蔬菜市场准入办公室杨占卿副主任向记者表示,“政府下一步需要加大投入,进行调研,对菜农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扶持措施。”(实习记者 王子乐)
香蕉卖成了白菜价
寒潮来袭,广西香蕉价格跌至每公斤0.4元左右,11月21日收购价格不到去年同期的1/3
天气转冷,香蕉价格应声下跌——
天灾还是人祸?
11月21日早上,在凛冽的寒风中,记者驱车赶往广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一路上随处可见蕉农在焦急地叫卖香蕉的场景。
在坛洛收购点,珠湖村村民马光奇夫妇正将一串串香蕉从拖拉机上抬到秤上过秤。马光奇说,他一家4口,今年种了50亩香蕉,亩产2000多公斤,共有10万多公斤。如果按去年平均每公斤1.5元算,至少可卖15万元。“但今年每公斤只卖0.4元左右,如果天气还不好转,估计要亏10多万元了。”马光奇满脸愁云。
“价贱伤农”何时了?
又闻“价贱伤农”声。20多年来,类似“价贱”的农产品层出不穷,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养殖的甲鱼等水产品。生猪价格因为波动大而又紧密关系市民的餐桌和农民的腰包,更成为物价部门关注的重点,甚至到了“通胀不通胀,就看肉价涨不涨”的地步。当然,“伤农”的方式和程度各不相同。幸亏这次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见事早,出手快,短短几天就让香蕉收购价格涨了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