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投诉曝光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满街名牌蔬果多是山寨货 注册商标是道"护身符"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96票  浏览107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10月12日 14:40

  ■调查
  
  摆脱“李鬼”为啥那么难
  
  大街上为什么到处都是烟台苹果、莱阳梨、沾化冬枣、日照绿茶?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们太出名了,沾上它们的名儿就好卖,可这却坑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坏这些名牌农产品的声誉。
  
  产地相同,也不能乱叫
  
  “如果假冒我们沾化冬枣,那就是砸我们的牌子,以后谁还愿买啊?”眼下正是沾化冬枣集中上市的时节,冬枣种植专家、沾化县冬枣产业办公室副主任郭庆宏介绍说,为了保护沾化冬枣的品牌,他们到处打假,还来过青岛好几次。“沾化冬枣是我们经过20年的努力,才创出的一个品牌,绝对不能让假冒的外地枣儿给糟蹋了招牌。”郭庆宏说。
  
  “道理很简单,比如说卖白菜,胶州大白菜就是好卖,就有人假冒胶州大白菜,”胶州大白菜协会会长徐明振表示,相对于其他产品,傍名牌的农产品成本低,辨别起来也有难度。郭庆宏也补充说,虽然已经出台了沾化冬枣的规格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沾化产冬枣才叫沾化冬枣,但该标准实施起来却依然存在难度。
  
  “这些品牌农产品多是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存在认定难等问题。”山东省商标协会常务理事、知识产权资深专家李可表示,比如崂山茶和红岛蛤蜊,如果农产品出自原产地,难道就不能让它们称为崂山茶或红岛蛤蜊?
  
  不是不作为,是难作为
  
  在李村卖糖炒栗子的张师傅私下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同行都挂着“迁西板栗”的招牌,而事实上,每次去市场买生栗子,根本没有人问是不是迁西的,其实大家就是图个便宜,谁卖得便宜就买谁的,其实具体是哪里产的栗子,少有顾客过问。
  
  记者采访了解到,现在很多农户和协会都看准了品牌农产品的重要性,农产品要想卖得好,就要先树立品牌,目前已有很多农产品有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但在对商标的保护上,除了商标保护意识淡薄之外,由于农产品经营具有分散性,若要打假,很难实现所有的农贸市场和超市都“打”一遍。所以,在他们看来,沾化冬枣和迁西板栗等品牌农产品并非对品牌保护不作为,而是难作为。
  
  ■出路
  
  注册商标是首道“护身符”

  
  如何保护农产品品牌?“赶紧注册商标,利用商标法进行维权!”山东省商标协会常务理事李可表示,像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等利用地理标志为品牌的农产品应尽快申请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原产地下属的农户和公司也要对其农产品注册商标,从而进行打假维权。不过,这也只能算是品牌农产品维权的第一步……
  
  注册商标保身价
  
  “一颗冬枣能卖出一斤冬枣的价格,你信吗?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沾化海蓝集团董事长朱吉叶说,为了提升沾化冬枣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他们在沾化14个自然村推广无公害冬枣种植基地,确保冬枣生长过程里不打农药,并注册了“海滋”牌沾化冬枣商标,他们的冬枣今年上市后,每斤卖到了百元,每颗大约2元钱,换句话说,一颗“海滋”沾化冬枣的价钱能买一斤普通枣,而且有很多北京、济南的客户前来预订。
  
  “我们也想注册商标,可能在明年吧,具体叫什么名字还没有想好。”在位于沾化县古城镇的沾化县祥和冬枣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的王洪岐经理表示,注册个商标对自己的枣进行保护,这是迟早的事情,否则整个市场都被搅乱了。
  
  农户也要懂营销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省内首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一,“章丘大葱”商标于1999年注册并投入使用,产品价格由1999年的每公斤0.4元增加到2008年的每公斤2元,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由注册保护前的3177元增加到6000元。
  
  同样是品牌农产品,胶州大白菜的运作模式很值得参考。据徐明振介绍,他们拥有自己的胶州大白菜种植基地,只有基地里经过检测合格的大白菜,才能贴上“胶州大白菜”的商标,没有商标和正规包装的“胶州大白菜”自然就是假的。他们也曾协助过相关部门打假,“但目前市场上的假冒胶州大白菜还没有对‘胶州’这一品牌构成威胁。”
  
  此外,李可还表示,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也应该讲究营销和品牌宣传,并且帮助消费者提高辨别技能,让消费者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通过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来直接打假。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