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苹果”到“潘苹果”
■本报记者 程小旭
由知名房地产商、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公益代言的家乡苹果——“潘苹果”目前已成为高端苹果的代名词。在潘苹果官方在线商城,本报记者发现,其售卖的6粒装花牛苹果价格是88元,9粒装花牛苹果价格达158元,一款9粒装博鳌论坛特供果售价为188元。
天水“花牛”苹果变身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潘苹果”,和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推出的猕猴桃——“柳桃”、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种植的冰糖橙——“褚橙”一样,成为水果界的明星。
潘石屹的家乡天水,地处高海拔区,山多川少,大部分果园位于山地,具备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雨水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的独特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苹果生长。
现在,更多的人知道了“潘苹果”,而对“刘苹果”却知之甚少。其实,没有当初的“刘苹果”,就没有如今的“潘苹果”。“刘苹果”代表了开拓精神,“潘苹果”则代表了创新精神。
在天水,很多老果农和一些老干部都知道,“刘苹果”是天水市原市委书记刘长凯的外号。
1994年8月,刘长凯开始担任天水市委书记。上任伊始,他结合天水当地实情,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论证后,提出建设优质林果基地、发展林果产业助农增收。由于刘长凯大力倡导农民种优质苹果,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当地一些干部和果农送给他一个外号——“刘苹果”。起初,这个外号包含着一些质疑和不解,甚至有调侃的意思。但经过实践证明,走这条路子是真正实现助农增收的好路子;尤其是1996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视察天水放牛村,对天水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林果业的做法充分肯定时,果农们坚定了信心。“刘苹果”的外号逐渐转变为一种亲切和支持的含义,刘长凯也欣然接受了果农们送给他的这个外号。
今年8月26日,刘长凯陪同本报记者走进放牛村果园时,听说“刘苹果”回来了,一位果农迅速地从苹果树上摘了两大袋子苹果送了过来,要让老书记尝尝今年刚长熟的苹果。
一项好的政策重在坚持。近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持续把果品产业作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到去年底,全市以花牛苹果为主的苹果种植面积达196.57万亩,产量113.8万吨,产值35.62亿元。花牛苹果先后荣获“水果状元”、“最受深港地区消费者喜爱的系列水果品牌”、“中华名果”和“中国知名特产”称号。“花牛”商标荣获甘肃省著名商标,进入了甘肃省产品质量检验合格防伪体系。
此外,天水市还因地制宜发展了以麦积葡萄、秦州大樱桃、清水核桃为主的特色优势果品产业。截至2013年底,全市干鲜果基地总面积已达到345.89万亩(其中鲜果面积228.6万亩、干果面积117.3万亩),果品总产量138.85万吨,实现产值48.32亿元。全市有万亩果园乡镇74个,千亩果园村735个,百亩以上果树重点村1300多个,约有40多万农户种植果园,户均8亩。全市建成果品营销企业11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26家;建成果品气调库25座、恒温库384座,年贮藏能力达57.2万吨。
由知名房地产商、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公益代言的家乡苹果——“潘苹果”目前已成为高端苹果的代名词。在潘苹果官方在线商城,本报记者发现,其售卖的6粒装花牛苹果价格是88元,9粒装花牛苹果价格达158元,一款9粒装博鳌论坛特供果售价为188元。
天水“花牛”苹果变身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潘苹果”,和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推出的猕猴桃——“柳桃”、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种植的冰糖橙——“褚橙”一样,成为水果界的明星。
潘石屹的家乡天水,地处高海拔区,山多川少,大部分果园位于山地,具备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雨水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的独特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苹果生长。
现在,更多的人知道了“潘苹果”,而对“刘苹果”却知之甚少。其实,没有当初的“刘苹果”,就没有如今的“潘苹果”。“刘苹果”代表了开拓精神,“潘苹果”则代表了创新精神。
在天水,很多老果农和一些老干部都知道,“刘苹果”是天水市原市委书记刘长凯的外号。
1994年8月,刘长凯开始担任天水市委书记。上任伊始,他结合天水当地实情,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论证后,提出建设优质林果基地、发展林果产业助农增收。由于刘长凯大力倡导农民种优质苹果,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当地一些干部和果农送给他一个外号——“刘苹果”。起初,这个外号包含着一些质疑和不解,甚至有调侃的意思。但经过实践证明,走这条路子是真正实现助农增收的好路子;尤其是1996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视察天水放牛村,对天水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林果业的做法充分肯定时,果农们坚定了信心。“刘苹果”的外号逐渐转变为一种亲切和支持的含义,刘长凯也欣然接受了果农们送给他的这个外号。
今年8月26日,刘长凯陪同本报记者走进放牛村果园时,听说“刘苹果”回来了,一位果农迅速地从苹果树上摘了两大袋子苹果送了过来,要让老书记尝尝今年刚长熟的苹果。
一项好的政策重在坚持。近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持续把果品产业作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到去年底,全市以花牛苹果为主的苹果种植面积达196.57万亩,产量113.8万吨,产值35.62亿元。花牛苹果先后荣获“水果状元”、“最受深港地区消费者喜爱的系列水果品牌”、“中华名果”和“中国知名特产”称号。“花牛”商标荣获甘肃省著名商标,进入了甘肃省产品质量检验合格防伪体系。
此外,天水市还因地制宜发展了以麦积葡萄、秦州大樱桃、清水核桃为主的特色优势果品产业。截至2013年底,全市干鲜果基地总面积已达到345.89万亩(其中鲜果面积228.6万亩、干果面积117.3万亩),果品总产量138.85万吨,实现产值48.32亿元。全市有万亩果园乡镇74个,千亩果园村735个,百亩以上果树重点村1300多个,约有40多万农户种植果园,户均8亩。全市建成果品营销企业11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26家;建成果品气调库25座、恒温库384座,年贮藏能力达57.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