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黑龙江:兴安岭绿海深处 栽出片片“蓝果”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6票  浏览7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12月16日 09:29
  □本报记者 王晓丁 曲显昊
  
  6年前,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的林场职工于越夫,选择了一块林场原来的防火隔离带作为自己的蓝莓基地。有经验的果农都知道,在这里种蓝莓,不好长,更何况是一点经验都没有的种菜人于越夫来种。
  
  6年后,于越夫的这块地,经过平整,不但栽种上了蓝莓,还减轻了每年防火期烧荒的工作强度。今年,于越夫计划将人工蓝莓基地扩建到180亩,预计今年可实现收入80万元。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小到林场,大到国家,都在不停地帮助、扶持他的蓝莓基地,就像一股强大的气流在身后推着他奔往致富的道路。
  
  “绿菜”能手
  
  变身“蓝果”第一人
  
  不断摸索四处“取经”春种全家总动员

  
  政策只是大背景,为了把蓝莓种好,于越夫还真是下了不少心思。
  
  在创新蓝莓种植管理的过程中,于越夫不断摸索经验,做到更细心,更用心。刚种植的蓝莓苗需要经过几个月的生长才能成活,这段时期是护理幼苗的关键。秋季,看到幼苗周围、垅台四周杂草丛生,于越夫就时不常地除草、浇水;由于蓝莓苗的冬季越冬等环节较为重要,他就在总结中得出“冬埋春扒”的方法,做好土壤墒情,用塔皮盖地、铺地、盖苗。塔皮在腐蚀后可做蓝莓生长时必不可少的有机肥料,具有越冬防寒等优点,因此每年还能减少很多管理费用,以确保明春苗木茁壮成长,进而使返青率达到100%。
  
  由于技术理论管理与实践操作还存在不相适合的情况,于越夫还会详细记录产生死苗、枯死、未生长苗木的数据,最终形成蓝莓生长期前后各阶段的数据对比,做到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他还通过电话求教、实地学习、面对面请教等方式,去田间学习,请技术人员实地就诊,与区、局蓝莓科技术人员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当地苗木生长环境的温度、土壤、温度、湿度等客观条件要求,于越夫以数据为事实依据,摸索出了栽植蓝莓的土壤厚度标准,查出了导致死苗、枯死、未生长苗木的根本原因。
  
  到了春种时节,考虑到既不能耽误种植时令,又不能错过补植最佳时期,于越夫克服人手少、资金紧缺的困难,抓住补植、栽植的关键时节,调动家人全员行动,林场还抽调专业队人员帮助运送苗木,进而提高了果苗生长收果的效益。
  
  小野果大效益“于越夫”们不断涌现
  
  于越夫的努力终究有了结果,试种的蓝莓在2010年挂果了。
  
  “种蓝莓的前几年属于投入阶段,种3年挂果,种5年才能达到丰产期。这几年我家为了种蓝莓投入10万多元,林场也为我们解决了不少困难。蓝莓种植的前景非常好,我们全家人都盼着这小蓝莓带着我们奔小康呢!”于越夫的妻子告诉记者。
  
  2013年,宏图镇党委与区农林局、财政局联系为于越夫在龙江银行解决了13万元的小额贷款,使蓝莓基地达到80亩,2013年部分植株产果,实现收入20万元。同时,镇党委号召机关干部到于越夫人工蓝莓基地义务劳动,帮助他翻地、除草,累计出工达30个工作日,仅此一项就为其解决人工开资达10余万元。今年,于越夫计划将人工蓝莓基地扩建到180亩,通过技术帮扶,使原有80亩人工蓝莓尽快达产,预计今年可实现收入80万元。
  
  看到于越夫试种成功,宏图林场又协助其他种植户种植蓝莓8万株,于是,“于越夫”们不断涌现。
  
  截至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全区新增野生蓝莓抚育面积3000亩,累计达到18.5万亩。全区新增人工蓝莓种植面积175亩,累计达到8854亩。现在,全区共建设人工蓝莓种植示范基地39个,野生集约化经营示范基地39块。蓝莓产业总产值达到5.3亿元,蓝莓加工业实现产值3.2亿元,生产加工企业达22家,已开发出以花青素胶囊、蓝莓果酒等为代表的160多个品种。并获得我国唯一的“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殊荣。
  
  “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第三篇现场专题报道
  
  今日本报连续推出
  

  关键词
  
  2010年11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按照《规划》要求,大小兴安岭林区从2011年开始全面停止了木材主伐生产。
  
  《规划》的出台和国家天保二期工程实施后,大小兴安岭林区坚持把森林资源管育作为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多措并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
  
  林场干部与于越夫夫妻交流种植经验。
  
  在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宏图林场占地315亩的蓝莓基地,一块基地规划牌映入眼帘:计划种植适宜本地气候和地理特点的美登蓝莓30万株,丰产期可产蓝莓果150吨。
  
  于越夫,宏图林场种植蓝莓的第一人,曾经是一名营林职工。2000年开始,他种植的反季蔬菜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让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现在,从“菜地”转战“果地”,他依然是能手。谈起与蓝莓结缘,还要追溯到2008年。
  
  于越夫告诉记者,那年,为了鼓励种植大户试种蓝莓,宏图林场为蓝莓种植户提供了不少“诱人”的服务:聘请专家授课、举办培训班、实地观摩、进场入户“分类施教”,林场还为蓝莓种植户举办了群众性蓝莓产业生产知识和技术学习培训。就这样,于越夫和一些种植户在林场政策的扶持下,逐渐走上了一条“蓝色的康庄大道”。
  
  2008年,于越夫一共种植蓝莓500株;一年后,就骤增至1万株。谈起这段迅猛发展时期遭遇的种种难题,于越夫一笑了之。他告诉记者,所有难题都不是难题,因为,它们都在林场的帮助下一一被化解了。资金不足,林场帮助他协调,为他申请贷款;不懂技术,专业技术人员亲临基地指导他种植;试种不成功,新林区农委技术人员及时对土壤进行鉴定并做科学处理……于是,于越夫的果苗成活率大大提高了。
  
  于越夫夫妇在地里劳作。
  
  本版图片均由新林区全民创业宣传组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