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河南洛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及建议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河南省洛宁县园艺局 作者:刘平均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62票  浏览26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4月29日 14:46
  一、洛宁苹果产业概况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洛宁苹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年均温度11—12℃,年降雨量640mm,年日照时数2258小时,着色期日照率在50%以上,尤其以西部山区上戈、故县、罗岭为主的崤山果区,海拔高度700~1200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污染源,果区的生态条件符合苹果优势区域的7项生态指标,被农业部规划到全国优势苹果产区。
  
  洛宁土地资源充足,全县处于海拔700米以上的适宜种植优质晚熟苹果的丘陵山区面积达15万亩以上,适宜种植中早熟苹果的丘陵原区面积达30万亩以上,发展果树生产具有十分明显的土地资源优势。
  
  (二)洛宁苹果产业现状
  
  洛宁苹果种植面积20.5万亩(结果面积10.8万亩),年产果品2亿公斤,产值6亿元。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1.86万亩,年产绿色果品4000万公斤,无公害苹果面积9万亩,年产量1.6亿公斤。
  
  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出现良好势头。2014年洛宁县政府与陕西海升集团建立合作关系,5年内在上戈镇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矮化密植示范园10000亩,采用宽行密株、肥水一体化、机械化、篱架栽培等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2014年建成示范园530亩,2015年建设1350亩,高标准的示范基地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矮化密植为主的先进的栽培模式正在洛宁迅速发展,3年来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稳步扩大苹果生产基地规模
  
  我们立足于洛宁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连片栽植,规模发展”的原则,稳步扩大苹果生产基地规模。为了调动农民发展苹果的积极性,2013年县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凡在上戈镇、故县镇和罗岭乡规划区域内集中连片发展50亩以上的苹果园,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连续奖补3年:第一年每亩300元,第二年200元,第三年100元;在其它乡(镇)规划区内发展50亩以上的苹果园,每亩奖补第一年200元,第二年100元,第三年50元。集中连片发展200亩以上的苹果基地,县政府有关部门优先安排项目资金帮助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近3年来,全县每年新发展苹果面积都在1万亩以上,使我县苹果生产规模稳步增加,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益
  
  1.推广普及关键实用技术
  
  一是重点抓好关键技术的普及。包括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方面的常规性技术,要求做到规范、及时、保质保量,改变了粗放管理的现状。大力推广了郁闭园改造、秋施基肥、果园覆盖、放蜂授粉、以花定果、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2年来完成低产园改造8000余亩。
  
  二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生产技术水平。在果树生产的关键季节,围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水果生产重点乡、村和果园,举办多种形式的果树生产技术培训班。3年来,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省农业厅、郑州果树所、市园艺站等上级部门到我县举办了无公害水果生产、苹果无病毒栽培及果树矮密栽培等先进技术培训班。2014年洛宁海升聘请了荷兰、意大利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到洛宁进行实地指导和技术培训,把世界上最先进的苹果生产技术介绍给了洛宁果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一是引进良种。近几年来,我们根据果品市场的发展趋势,积极引进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先后引进了红将军、弘前富士、红盖露、蜜脆、首富3号、首富1号、烟富3、2001富士、宫崎短富、寒富等苹果新品种以及红玛瑙专用苹果授粉品种。
  
  二是引进推广高新技术。2014年引进陕西海升集团在洛宁建设“洛宁海升现代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引进推广世界上最先进的苹果栽培模式,包括矮砧密植、大苗栽植、篱架栽培、肥水一体化、机械化、果园种草、高纺锤树形和下垂枝修剪等新技术。同时引进了使用施肥枪进行施肥,实现了液体施肥和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引进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性诱芯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三是搞好示范园建设。2010年上戈镇中村村和东宋乡方里村的2个示范园,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水果标准园”。2012年开始洛宁每年有2个苹果园参加洛阳市水果标准园的创建。2013年以来,洛宁县开展苹果标准园的创建活动,创建标准园5个,每个标准园奖补5万元。
  
  四是不断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技术交流力度。县政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水果重点乡镇领导和水果生产大户到陕西杨凌、凤翔县、灵宝市和陕县二仙坡等水果生产先进地区参观考察,2014年两次组织人员到陕西千阳参考学习了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及海升、华圣等建立的矮密集约栽培基地和育苗基地等。这些活动不但使大家学到了先进生产技术,而且提高了对苹果产业发展趋势的认识。
  
  (三)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创建名牌果品
  
  县里出台了创建品牌的激励政策,苹果生产经营企业凡认证1个绿色食品的,奖补2万元;认证1个有机食品的,奖补5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凡通过农业部登记一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奖补2万元。获得国家级著名商标、名牌农产品等荣誉的,每个奖项奖补5万元;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名牌农产品等荣誉的,每个奖项奖补3万元。
  
  多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品牌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洛宁苹果1986年以来,在农业部和河南省同类产品评比中屡屡夺魁,共获得46项次优质产品奖。1998年以来“上戈”牌红富士苹果连续13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10年上戈苹果认定为有机食品。2004年以来“上戈”牌苹果连续3届被河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河南省名牌农产品”,2006年以来“上戈”牌苹果被河南省工商局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2010年上戈苹果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三届郑州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3年上戈苹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上戈苹果被纳入201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宽果品销售渠道
  
  一是在省市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新闻媒体上宣传洛宁果品,积极向外推介洛宁果品,提高洛宁果品的知名度。
  
  二是精心策划,充分利用河洛金秋上戈苹果采摘节。我们邀请省市果树专家、营养学专家和果品销售商到洛宁观光、品尝果品;成功举办了苹果健康沙龙、精品水果展览等活动;开展了果园自助游项目,促进了果品的销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苹果栽植面积小
  
  洛宁苹果面积在上世纪90年代一度达到52万亩,是“中原苹果第一县”。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在1999~2009年十年间,洛宁的苹果生产处于低迷状态,苹果面积锐减到现在的20.5万亩。苹果面积减少的原因除苹果价格持续低迷、效益低下、果园大量被砍伐外,主要是因为苹果产业投入大、生产周期长,见效慢。苹果面积锐减的时期主要在2009年之前,当时苹果销售价格套袋优质果2.5~3元/公斤左右,普通果1.5~2元/公斤,平均亩产约1200公斤,亩产值约3600元,亩投入需要2000元以上,亩纯收入不超过2000元。以上戈镇为例,按户均5亩算,年收入不足2万元。群众纷纷放弃果园外出打工,种植苹果意愿较低。
  
  (二)苹果种植模式落后
  
  洛宁现有苹果园多是乔化大冠栽培方式,栽植密度过大,整形修剪等管理不当,栽后5年挂果,7~8年才能进入丰产期,投入大,回报需要时间较长,果园密闭严重,果品产量较低,质量较差,生产效益不高。近几年陆续引进了矮化密植树种,但面积尚小,大部分还没有挂果,效益没有显现出来,示范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三)从业力量薄弱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力多数进城务工,不愿从事苹果生产,现有果农从业人员主要是老人和妇女。主产区上戈镇果农的情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一是劳动力绝对数量少,且大部分是老人和妇女。二是劳动力素质差。目前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多是文化程度较高,思想开放,有能力的年轻人,年龄多在20到40岁之间,而留守务农的多是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多在40岁以上)的农民,有一大部分人认为“辛苦栽树建园,等到进入丰产期时自己也无力经营了,后继无人”。据调查,留守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到46.1%。这种劳动力状况导致苹果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苹果生产的发展。
  
  (四)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省、市近几年来对苹果产业基本没有什么有效的扶持政策,苹果产业基本处于一种群众自发经营状态。2013年以来,洛宁县政府出台了发展苹果的扶持政策,新发展苹果每亩扶持资金350~600元,对促进苹果面积扩张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力度还远远不够。目前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和规模化种植已经成为苹果生产发展的大趋势。在洛宁丘陵山区发展矮密栽培存在着建园投入过大、必须配套水利工程、劳动力成本和地租不断上涨等问题。如果没有政策的有效扶持,一般农户无力承担,也不敢冒这样的风险。
  
  (五)土地流转困难重重
  
  果树发展要因地制宜,连片发展。目前部分农户不愿意流转土地,连片土地流转困难重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树的发展和生产模式的转变。
  
  (六)乡镇政府重视不够
  
  农业税取消后,苹果生产不但不能给当地政府带来税收,反而还要“贴钱”。近年来引进的企业、大户承包果园,当地政府需要把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备到位,需要投入很大一笔资金,因此缺乏积极性。
  
  四、下步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扩增创优”工程为载体,依托我县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培育新型苹果生产经营主体,尽快扩大面积、增加产量、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创优品牌,提升苹果产业的规模和效益,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二)做好六大重点工作
  
  一是持续扩大苹果种植面积,每年发展优质苹果基地1万亩以上。二是扎实开展苹果标准园创建活动,每年建成3~5个苹果标准园。三是强化技术支撑和服务指导,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科研示范基地;聘请国家、省、市有关专家来洛宁传授苹果栽培新技术;实行技术人员包乡蹲点、与大户接对子,一帮一全程搞好服务;积极支持和引导组建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为果农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四是加大品牌创建和宣传力度,鼓励帮助企业、协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争取获得国家级、省级著名商标、名牌农产品等荣誉称号,提高洛宁苹果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参加农交会、农高会、农博会等各种展会,在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网点和专卖店,拓宽销售渠道。五是搞好新品种引进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重点推广果实套袋、果园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果园滴灌等先进技术,提高果园产量和效益。积极发展矮化密植栽培,推动苹果产业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促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六是大力推进苹果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苹果生产、贮存、销售、加工企业到洛宁投资兴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
  
  五、几点建议
  
  (一)出台政策,加大果树产业扶持力度
  
  建议上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果树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果树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加大政策扶持、营造发展氛围、引进有投资能力的果树企业和种植大户发展果树产业。重点对栽培模式先进、有一定规模的果树基地、育苗基地和龙头企业,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先进生产技术方面给以扶持。
  
  (二)创建果树标准园,带动栽植模式转变
  
  每年创建一批果树标准园。创建标准园要布局合理,类型齐全,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选优创建,以起到科学引导的效果。制定标准,细化方案,聘请专家精心指导,验收后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为其他果园做出示范,带动果业转型升级。
  
  (三)组织培训和考察,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
  
  上级部门应多组织一些技术培训,聘请全国知名专家授课指导,介绍新形势,传授新技术。要组织技术干部和种植大户外出参观,到先进果区(包括省内外)开眼界、学知识、换脑子。采取多种措施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技术(品种)、模式,推广应用到果树生产中。
  
  (四)提供产业发展信息,搭建交流平台
  
  建议上级部门每年召开果树工作会议,除了部署工作外,可以再安排一些新技术培训、先进果区参观学习、兄弟单位交流等活动,以加强相互间的学习沟通。举办一些果树产业方面的招商对接活动,介绍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到果树产业界创业。建立农超对接平台,实现农超对接,引进电子商务,促使果品销售。建立果树产业发展信息发布系统,及时搜集整理发布行业信息,指导果树生产。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