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果商饶俊:只要细心,处处是商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汉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0票  浏览16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2月19日 15:00

如今的果行,可是饶俊10多年稳扎稳打换来的。记者詹松 摄

    ■人物档案

    姓名:饶俊

    年龄:36岁

    职务:武汉俊俊果行老板

    籍贯:湖北武汉

    武汉晨报消息 (记者冷靖华 实习生姚细三) 昨日下午,武汉华南果批市场内俊俊果行门前,老板饶俊正带着果行的员工在卸货,他背起几箱赣州橙,放到店门口摆好,再给旁边围着的果贩们分水果。如今,是水果销售的黄金季节,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饶俊忙得很开心。

    华南果批市场管理负责人余建国说,饶俊在果行有几个大门面,如今已是行业内有名的橘子专卖行。他胜就胜在细心,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而且口碑好,固定客户特别多。

    “水果市场的行情风云变化,今天你在赚钱,也许明天你就会亏钱。”饶俊说,自己现在挑水果、盯行情的眼光,那都是10多年打滚“练”出来的。

    西瓜摊淘得第一桶金

    10多年前,江城只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水果市场——集稼嘴水果市场。当时,水果品种单一,只有梨子、苹果、橘子等几大类。当时的武汉,“发水果财”的人并不多,一个果批市场里只有十多家果行。

    3岁就丧母的饶俊,是在父亲推板车卖水果的吆喝声中长大的。“他父亲忙,父子俩很少沟通,不管什么事,饶俊都是自己处理。”饶俊老婆张俊莉说,他家条件不好,父亲拿劳保,家里还有个姐姐和瘫痪的奶奶。

    父亲太忙,饶俊连缝衣服这样的针线活,也得自己学着做。“正是这样让我明白,做任何事都得靠自己才能成功。”饶俊回忆说。

    1990年,父亲找到一家果行打工。两年后,饶俊应聘到长航公司做海员,跑一个月海船才能回来一次,有两个月的假期。7月的一天,回来休息的饶俊发现,街头出现了不少西瓜摊,摊前还围满了买瓜的人。父亲在果行做事,自己拿货比别人价低,又方便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赚点钱贴补家用。”饶俊决定也试着在家门口摆摊卖西瓜。

    那时候,来地摊买瓜的都是附近街坊邻居。一次,街坊李婆婆来买了4个瓜,看着老人走路都颤颤巍巍的,饶俊赶紧说:“您家放下,我等哈卖完瓜帮您送到家里去。”

    此头一开,前来买瓜的人慢慢都开始提出要饶俊送瓜。当时家人还觉得有些亏,可饶俊想,都是街坊邻居,帮点忙也是应该的。自此以后,他每次收摊后,还要给订了西瓜的邻居挨家送瓜。有时多出几个瓜,他就顺手送给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正是饶俊的这份“傻气”,为他赢得了不少固定客户,连他的老婆张俊莉也是他送瓜时认识的。

    “不为别的,就是看中他憨厚老实,对老人敬爱有加。”张俊莉笑得一脸甜蜜。

    1993年,积攒了一些本钱的饶俊辞去长航的工作,在华中果批市场内开起了俊俊果行,后又迁到华南果批市场。

    热情待客“捡”到大商机

    2005年,随着市场内水果品种越分越细,不少老品种水果价格也就越卖越低。物以稀为贵,越新奇的品种越能卖出价来,于是,挖水果新品就成了果行的杀手锏。可是,饶俊却说,自己能在市场内站稳脚跟,是一次偶然。

    当年3月,刚过完春节,华南果批市场里仍残留着节日气氛,热闹异常,每家果行都热火朝天地忙着批发水果。

    这时,一个身穿夹克、脚蹬旅游鞋的老头在市场里转悠。他这个摊子看看,那个摊子摸摸,最后在一家大果行门口停下了脚步。“老板,你这橙子怎么卖的?”老人一连问了三遍。最后,代卖经理也只是抬起头,不屑地撇了他一眼,“我们卖批发,不做零售。”说完,就忙着做自己的事,再不理人了。

    老人憋了一肚子气,转身又继续在市场里转起来。正好转到俊俊果行门前。当时的饶俊正在卸货车上的宜昌脐橙,老人忍不住说了一句,“你们这里的脐橙,全都没有我们那边的好!”老人无意间一句话,却让饶俊停下了手中的活。

    “您是哪里人?您那边有什么好橙子品种么?”饶俊热情地和老头攀谈起来。一谈才知道,这个不起眼的老头原来是赣州沃原的一个大老板,姓赖,他承包了当地几个橙园,“天下第一橙”赣南脐橙就出自那里。他其实是来考察武汉水果市场的,看有没有销售这种高价橙的潜力。

    “如果真像老头说的有好品种,我带回武汉肯定热销。”饶俊脑子里飞快闪出这个念头。他与老婆一起,硬是跟着那个赖老板去了赣州沃原。饶俊的憨厚老实,很得赖老板赏识。当天,在赣州饶俊顺利与赖老板谈妥了代销协议。

    堪称“天下第一橙”的赣南脐橙,很快得到了武汉市民的热捧,当年销售额迅速提升,“一公斤价格8元的高档赣南脐橙,一天能热卖十几吨。”因为是果行里第一家引进赣州橙的,赣州脐橙理所当然的成了饶俊果行里的“招牌货”。

  卖水果要学会看“天”吃饭

    已在橘市打滚多年,饶俊对自己“相”橘子的眼光还是很自信的。为了“搜”到新品,他专程到湖北橘乡——宜昌走了一趟,挑中了当地一个新品种——特早熟橘。这种特早熟橘的橘皮还是青色的,看上去像是没熟,是刚从美国引进的新品,进入武汉市场还不超过3年。宜昌蜜橘一般到国庆节前后才能上市,但这种“特早熟”橘整整提前2个多月,正好抢到中间的空当市场。

    “橘子是大众水果,等大量上市,价格就会十分低廉。果市抢的就是个早市行情。”饶俊说,但这种早市行情同样有大风险,果市行情就像老天变脸,也要盯准了才有钱赚。

    当时,这种特早熟橘产量很小,产地收价比较高,约需1.4元/公斤,还不包括人工、运输等成本。且这种青皮橘味道偏酸,武汉人喜欢吃甜水果,很多果行担心卖不动会亏,都不敢盲目跟进。“我也是整整守了一个月,才卖出了行情。”饶俊回忆说。

    今年8月初,饶俊刚卖起特早熟橘,一天也只销掉1吨多橘子,卖得很艰难。不过新奇的产品总能填补市场空白的,大约过了一个月,不少市民图稀奇,都买起这种青皮橘尝鲜。最后,就连武汉几家大超市每日也要过来进货。

    到了10月,饶俊的特早熟橘不仅供应武汉市场,还要销往武汉周边孝感、应城、黄石、鄂州等十几个地区的二级市场和超市,一天销量近20吨。

    饶俊的多年合作伙伴宜昌橘农彭长平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这么多年都固定在饶俊家里销货,就是因为他不仅人憨厚老实,眼光也特别准,代销的货都卖得特别快。

    昨日采访中,饶俊告诉记者,今年的果市行情并不太好,雪灾、震灾,后又是虫橘事件的影响,现在又逢上经济危机。眼下,自己正在跟酒店、餐馆、超市联系,向他们直接供货,用快速销货的方式来减少损失。

    “果市变幻莫测,头脑转变一定要快,紧跟市场行情,及时想出解决办法。不亏就是赚。”饶俊最后传授了一招自己的“生意经”。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