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农资 >> 农资频道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农资涨幅创13年新高 农民积极性大受挫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03票  浏览6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6月05日 16:29

  专家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可考虑适当为农民增加补贴款项,以保护农业生产积极性不受到更严重打击

  本报记者 刘洋 发自上海
  
  涨幅创13年新高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5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浙江省农资价格4月比去年同期上涨22.2%,创下13年以来最高涨幅。所调查的十大类农资产品和服务价格全部上涨,幼禽家畜价格和化肥价格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高达64.6%和36.2%。其他包括饲料、农具在内的重要农资产品价格涨幅也大多超过10%。
  
  这并非是今年4月才出现的偶然现象,自2007年10月起,浙江省农资价格已经连续7个月涨幅超过10%,近期更是呈现快速上涨势头。2008年第一季度,该省农资产品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15.4%、17.2%和19.8%。
  
  在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业调查处的调查结果,第一季度,上海农资市场价格涨幅较大,从而带动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达到25.9%之多。
  
  如此高的农资价格涨幅,究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浙江省统计局工作人员的分析一针见血:“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冲抵了相当一部分各级政府的惠农政策和农业补贴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减小了农民增收空间,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涨价的传导效应
  
  在全球面临粮食危机,国家连续遭遇雪灾和强震等对农业生产不利的大背景下,“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对长三角来说,绝不是一件小事情。浙江省统计局分析,农资大幅上涨,首先不利于CPI的稳定。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的CPI涨势仍然由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主导。以上海为例,一季度,上海CPI比去年同期上涨6.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影响后,CPI的上涨只有1.6%。上述数据不难看出,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之大。
  
  浙江省统计局工作人员举了猪肉价格的例子,来说明农资上涨对CPI的传导效应。农资的大幅度上涨,直接导致农产品价格处于高位。煤、矿、天然气和钢铁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使生产化肥的原材料和农业机械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肥料价格和农业机械价格上涨,又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导致粮价上涨。粮食涨价致使饲料价格持续攀升。
  
  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育肥猪饲料从去年1月的1.93元/公斤,上涨到今年2月的2.49元/公斤,以中等规模养殖平均耗用250公斤精饲料计算,一头猪仅饲料成本就上升140元。然而,这140元还不包括农民购买幼猪仔需要承担的超过50%的价格涨幅。增加幅度如此大的养殖成本,难怪猪肉价格始终难以从高位下落。
  
  除了对CPI的影响外,农资价格上涨在挫伤农民积极性的同时,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是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税收调整效果平平
  
  实际上,从猪肉的例子不难看出,煤、矿、天然气和钢铁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是农资产品乃至食品价格上涨的源头。然而,在农资涨价的过程中,出口起到的负面作用,也不能被忽视。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就指出,农资出口大幅增加,加剧了国内供求失衡。他分析,由于我国目前的石油价格与国际价格严重倒挂,化肥、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作为石油的下游产品,与国际市场价格存在明显价差,如目前国内磷复肥价格虽然较高,但仍低于国际市场30%以上,这刺激了国内化肥厂家扩大出口以获取更多利润,加剧了国内农资供求失衡。
  
  实际上,国家早就注意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尝试用税收来调整市场供求。2月18日起,我国开始把出口磷肥和部分含磷复合肥的出口税率上调至35%。这一调整的初衷就是抑制化肥出口,增加国内市场供给量,平抑价格。
  
  然而,就目前长三角农资上涨一时难以遏制的趋势来看,这一税收调整政策似乎还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有关专家分析,近期国际市场化肥价格的进一步上扬抵消了部分税率上调的作用,若出口持续增长势头不改,短时间内,农资涨幅难以调头。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考虑适当为农民增加补贴款项,以保证农业生产积极性不受到更严重的打击。
  
  《国际金融报》(2008-06-05第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