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永年县田野满目果林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邯郸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6票  浏览12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3月28日 14:43
  青杈吐翠,嫩枝展身,永年县姚寨乡西河东堡村苹果林一片生机。
  
  “这是天红1号,那边是烟富3号,还有石富、中秋王,都是新品种。”3月25日,正在指导村民栽种苹果树苗的村支书栗林宗说,全村发展苹果种植达到2000多亩。
  
  西河东堡村曾是一个苹果种植村。30多年间,
  
  该村经历了种苹果、砍苹果,再到种苹果的过程。1977年村集体种植170亩苹果,村民在短缺年代就吃上了水果。1987年,栗林宗退伍后承包了这片林地。令人始料不及的是,2000年果林患上腐烂病,加上品种不好,价格一跌再跌,赔得实在撑不住了,他忍痛砍树,改种棉花。
  
  随后几年,村民董孟山承包土地种植180亩苹果林,品种优,收益好,令乡亲们眼馋。
  
  2007年,被推选为村支书的栗林宗看到村民增收缓慢,心里的压力更大了。他与村两委商定:重振苹果产业雄风。
  
  “咱村一亩地收入7000多元,而井径的品牌苹果一亩收入5万元。”参观归来,栗林宗铁定了心:引导群众调结构。
  
  不少村民犯顾虑:果苗挺贵,丢了怎么办?果树病了,怎么办?收果了,能卖出去吗?
  
  果苗由村干部看护,丢了村里赔,成活了返还果苗费;与河北农大、市县林业局合作,聘林果专家技术指导;成立合作社,建立销售网,到时不怕果多,就怕果少。栗林宗逐一释疑,给村民吃上了“定心丸”。
  
  “这是调优经济发展方式,只要是苹果林需要的,你只管开口。”县乡领导现场办公,换变电器、打机井,还铺修了高标准的田间路。
  
  2010年春,100多户村民种上了苹果树,6万多棵成活,村集体如数将苗款返还给农户。持观望态度的村民纷纷找上门,今春又有100多户如愿种上了优质苹果树。“施足农家肥,3年就开始挂果了。”村民高兴地说。
  
  日前,西河东堡被命名为省级林业技术推广示范点。“力争到2012年,户户都有绿色银行。”栗林宗对发展信心满怀。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